沙特与伊朗为何被称为老冤家?
昨天,中国、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全球媒体极大关注,海外网络平台也是热议不断。
绝大多数国家和国际机构对此事都持欢迎态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表示欢迎,而正在联合国开会的巴基斯坦外长扎尔达里更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美国白宫、国会、国会安全委员会、国务院都出面表态,虽然也表示欢迎沙伊和解,但话里话外酸味十足,真是勉为其难了。
白宫发言人皮埃尔甚至扯到拜登去年对沙特的访问,说是美国缓和了中东局势……她难道不知道拜登是要沙特加强对抗伊朗的力度吗?
沙伊复交,并在北京达成协议,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外交成果。
此前,各国都认为沙特和伊朗要恢复外交关系的希望微乎其微。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对老冤家。
有人说,沙特和伊朗的恩怨要追溯到千年前,其实这指的是宗教矛盾。
其实沙特阿拉伯的建国时间是在1932年,太远的往事就不详述了。
简单说,波斯帝国强盛时,波斯人统治着阿拉伯地区,阿拉伯人吃亏吃大了。等到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凝聚起来时,又轮到阿拉伯人建立帝国,统治着波斯人。
波斯人被迫放弃了原有的拜火教等宗教,伊斯兰教在数百年之内变成了波斯人的唯一宗教。
11世纪末,阿拉伯帝国土崩瓦解,奥斯曼帝国崛起。
1501年,波斯人建立了萨伏依王朝,奉什叶派为国教,在两百多年时间内,坚持不懈地与逊尼派的奥斯曼帝国作战。
今天的伊朗和土耳其边境线,大致上就是这一系列战争所确定下来的。
什叶派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为: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巴林、黎巴嫩。叙利亚是个另类,它是少数什叶派掌握了政权。
逊尼派地盘则要大得多,人口也占了伊斯兰世界85%左右。
一战之后,奥斯曼帝国崩溃, 中东变成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这时,控制着内志地区的“沙特家族”崛起,他们最大的对手就是控制着汉志地区的“哈西姆家族”。
哈西姆家族靠山是英国人,但英国人出卖了他们。
汉志地区重要性在于伊斯兰教两座圣城(麦加、麦地那)都位于这里。
所以,双方必然要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
1925年12月,吉达城被攻陷,麦地那守军投降,汉志王国覆灭,哈希姆家族逃亡。
1926年1月8日,伊本·沙特宣布建立“内志与汉志王国”。
伊本.沙特在1926年初就组织了“全世界穆斯林大会”,确立了沙特的“圣地守护者”地位。
不过,尽管伊本·沙特取得了政权,但内部又爆发了教派冲突。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