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尚达:我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有新面貌,愿意说说我的一得之见。
一、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可行的引导作用
《202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的汇总》概括的制题指导思想和引导作用有四个方面;1、不在审题、立意设置门槛。笔者认为,降低审题难度,为考生着想,值得肯定;故意增加审题难度,难为考生,不可取。限制考生作文立意,就是限制考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荒唐可笑的。2、鼓励考生考出个性化表达。文章本来就是作者个性化的表达。3、坚持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考生的作文对题材的取舍和认识以及感情的倾向性体现出考生的价值观,而只有经常关注社会生活的考生,这种价值观才体现得最明确、最突出。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的学生,他们的价值观大多是狭隘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只有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考生,才有可能写出意境高远的文章。4、考查高阶思维品质,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于写文章来说,高阶的思维品质应当指的是形象思维,即联想和想象以及辩证思维。没有联想和想像的文章是干憋的几条筋。学好自然科学也需要联想和想象。没有辩证思维,认识事物绝对化、片面性 、孤立地,毫无联系地堆积材料,会写出一篇好文章来吗?考查学生思维品质非常重要、完全必要。至于“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出了语文边界的事了,语文干不了这么大事。
总之,今年高考作文拟题的指导思想是近几年最好的,它不仅是作文拟题的指导思想,而且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学生学习语文的指导思想,如果它的引导作用能够实现,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更上一层楼,学生的语文素质就会全面的提高。
二、全国卷不规定文体是一大进步,给材料作文有严重错误
不规定文体,有利于发挥考生的特长,往年规定议论文体多,具有片面性,容易使学生假大空地发表议论,没有论据自造论据,不会说理,只能套用别人的话,写成观点加论据的不伦不类的文章。学生还是长于写记叙文和散文,尤其是散文,能写得文从字顺、形散而神不散,就是好作文。
甲卷给材料:人们因技术发展更好地掌握了时间,但也有人成了时间的仆人。这个材料,没有阶级分析,表面地看问题,给学生的印象,好像是技术让人成为“时间的仆人”,实际上呢,技术是人掌握的,资本家掌握技术,工人阶级就成了“时间的仆人”,工人阶级掌握技术,工人阶级就成了时间的主人。毛主席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屁话。什么意思?我们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让人成为‘时间的仆人’的,不是科学技术,而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社会现实不充分地说明这个问题吗?制此题者却恰恰相反,你们应当反省,并挽回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