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清北没那么容易抹黑,重要的是搞明白群众为何有怨气


  几天前,新京报官微搞了篇文章:“警惕恶意抹黑清华大学的舆论倾向”。

  没想到昨天晚上,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账号“侠客岛”,也整了一篇文章《网暴清北算爱国?别被营销号带跑了》,称“网暴清北和爱国没有任何关系”。

  这么重量级的媒体亲自下场“呵斥”那些“恰爱国饭”的人,可真够兴师动众的。

  如侠客岛所列的画面:

  笔者前几天也频繁地刷到了类似的内容,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不相信”!然而,这样的“谣言”能够被广泛传播,恰恰说明其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

  在此类“谣言”被广泛传播前,笔者老家的一些本地媒体纷纷传出今年的高考“喜报”,而喜报的主要内容就是哪个县或者哪所高中有多考生被清北“预录取”。然而,这些“喜报”下面的评论区“画风”却是这样的:

  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广泛的“群众情绪”,才使得“谣言”受到广泛欢迎。

  尽管谣言是虚假的,但这些谣言得以传播的基础——不公平的社会关系以及广泛的“错误常识”却是客观存在的。

  而这样的“错误常识”正是不公平的社会关系所导致的底层与精英阶层的信息差。

  网络谣言声称的“清华北大每年80%学子出国”能够被很多人相信,就在于精英阶层对底层老百姓构建出来的信息壁垒。精英阶层“应润尽润”,“工作在国内、生活在国外”的确是普遍现象,但精英阶层子弟润的方式却完全不是老百姓想象的样子。

  高端的“润”,如地产大亨潘石屹的做法,捐资国外著名大学,然后把自己孩子投送过去,或者如“北极鲶鱼”那样,靠家里砸钱就可以了,又或者如另一些富豪的做法——投资移民,让子弟从小就“润”出去。这些做法都可以直接绕开国内残酷的高考竞争。

  次高端的做法,则是把孩子送进昆山杜克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之类贵族学校,然后就有很大的概率在本科毕业后选择去国外的名校。

  这类贵族学校虽然也有高考分数线要求,但竞争远没有985高校那样残酷,甚至低于很多211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唯一的门槛就是学费,例如昆山杜克大学每年仅学费就高达17万,直接将很多平民子弟挡在了外面,后面出国留学的学费、生活费、交通费,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图源:昆山杜克大学官微

  与很多人直观印象不同的是,美国的教育是严重两极分化的。平民家庭被灌输“快乐教育”的理念,而精英阶层则是典型的“精英教育”。而国内普通老百姓接收到的媒体信息,往往只有前者,这就是“信息壁垒”;知道真相的国内精英阶层则是竭尽所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际顶尖名校,以保证私有财富、地位的代际传递,除非孩子太不争气,才送到一些野鸡大学镀个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出现了一小批以中外联合办学名义成立的贵族学校,为富人群体量身打造出了一条可行的“润”学产业链。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