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的国际化战略已背离初衷


  目前,部分高校为提高所谓“国际排名”,盲目推出所谓 “国际化战略”,结果状况频出、背离初衷,不仅有悖指示,也对国家安全和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一、严重危害国家安全

  部分高校为“国际化战略”,纷纷引进外教及海归人才,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导致一些有政治问题的外教和一些经历复杂的海归进入高校,对国家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一个经典案例是美国人约翰•柯布、大卫•格里芬、菲利普•克莱顿3人,拿着美国末流大学、野鸡大学的文凭,在美籍华人王治河、樊美筠的包装和策划下,多次变换身份,到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50多所大学行骗,3个美国人还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聘为教授,而且他们行骗不仅仅为了金钱,还暗含政治目的:一是对高校进行宗教渗透,二是以生态文明为借口遏制中国发展,三是瓦解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的意识形态教育,这些都严重威胁国家的政治安全。

  另一经典案例是曾因抛出“美国抓孟晚舟有理”、“中国不应该自力更生发展核心技术”等谬论,被人骂作汉奸的原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余智,此人戴着诸如“中美名校双博士、著名国际经贸专家、国家开发银行外聘专家、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等唬人的帽子,曾于2011年8月—2019年8月被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聘为副教授、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引进海归人才本是好事,但细看余智履历,却让人深感忧虑,因为自从他2002年7月不再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外资司研究员后,曾于2002年9月—2005年8月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系做暑期课程教师、助教,于2006年1月—2011年7月在美国乔治城大学经济系做暑期课程教师、助教、助研,于2008年1月—2008年8月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做研究助理,于2008年9月—2016年12月在美国商务部普查局做特别宣誓身份研究员。什么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助理和美国商务部特别宣誓身份研究员?被西方熏陶9年的余智一回国就受到重用,如果他是亲美汉奸特务怎么办?为何他在2011年8月被上海大学聘为副教授以后,又做了5年4个月的美国商务部特别宣誓身份研究员?即便不是汉奸特务,他从西方学的那套理论,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吗?会不会培养出汉奸或极右学生?更诡异的是,余智因发表汉奸言论被上海财经大学解聘后,原以为会被调离教学岗位,没想到反而被地位更重要的中国人民大学聘为教授,不知道他在新的岗位上会不会再次大放厥词。

查看余下6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