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余来:清华部分课程采取“全英语授课”让人想起《最后一课》

2023-07-18 3099 5
作者: 陶余来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刘云《对清华第十个谣言的“辟谣”提点不同看法和建议》(见【相关阅读】),一开始就有这么一段:

  “笔者对第十谣言以上‘辟谣’的看法是,就算这700门数据‘占比也不过是个位数’,但也违反最基本的教育规律与常识,难免有反智之嫌。要知道这700门并不是学外语的外语课,更不是外语系学外语的学生,而是非外语专业的普通学生上专业课。从教育常识来讲,在所有高校与所有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总是参差不齐的,就算清华学生英语水平总体上好,也不可能好到所有学生的英语听力都能适应全英语授课。说得难听点,全英语授课就是否认学生英语水平差异,不管学生能否接受,能否听得懂,一律强制性用英语‘满堂灌’!连教师提问、学生答问也必须用英语,学生即使听不太懂也必须勉为其难地接受英语‘满堂灌’,这不成了名声不佳的‘填鸭式’教育(又称‘灌输式’教育)?部分英语不好特别是英语听力不好学生对此‘吐槽’与抗拒,也就势在必然。

  “清华不顾学生英语水平明显差异,违反教育常识,以所谓全英语授课的名义,一律强制性用英语进行‘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个事实也无法‘辟谣’。就算这700门数据‘占比也不过是个位数’,但清华‘填鸭式’教育负面影响却很大,这也无法‘辟谣’。”

  如果说刘云先生这里提到的“满堂灌”“填鸭式”“灌输式”教育还只是个教育方式、教学方式类问题,那么,清华大学常年对“并不是学外语的外语课,更不是外语系学外语的学生,而是非外语专业的普通学生上专业课”采取全英语授课,其实还涉及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语言主权。

  哪怕“清华约43%的课程采取全英语授课”的数字存在部分夸张,但只要有一门对“并不是学外语的外语课,更不是外语系学外语的学生,而是非外语专业的普通学生上专业课”采取全英语授课的事实存在,那就不是一个量性、现象级问题,而是一个质性、本质级问题。

  老实说,笔者看到清华对“非外语专业的普通学生上专业课”也采取全英语授课,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见【附注】),以及倭奴在中国台湾地区和伪“满洲国”地区曾经分别强制推行的50年、11年全日语奴化教育。

2.jpg

  人们常说美国霸权包括军事、金融、科技和文化霸权。有人纠正说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美国的文化霸权其实包括美国的军事霸权、金融霸权和科技霸权。

  笔者认为,如果细分,美国的文化霸权,除了其军事霸权、金融霸权和科技霸权外,还应包括其“美语霸权”。通常,我们只把“科大讯飞”翻译器当成一个普通的语言工具,随着“科大讯飞”翻译器的不断升级完善,我们完全可以视其为一种利器——“美语霸权”终结者。我们目前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而“科大讯飞”之所以被列入美国制裁名单,说明老谋深算的美国人其实早已心虚。

查看余下3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