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对清华北大的指责不过是网友们爱国主义的一种反映
网上的一张照片,反映的是在一所外地中学的高校招生咨询场地,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帐篷里,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孤孤单单地坐着,图片标题说“清北无人问津”。一般说来,只看一张照片就得出所谓清华北大无人问津的结论,是有一点仓促,可信度并不高。而且,人们可以想象出各种原因来解释为什么这两个大棚里没有其他人。
比如,来咨询的家长和学生,可能成绩没有达到极为突出的程度,所以,他们估计清华和北大也不太可能招收他们这样的学生,于是也就没有必要上前咨询,省得自讨没趣。再比如,也有可能是帐篷里的工作人员曾经因事暂时离开,拍照时,他们刚刚回来就座。所以还没有家长和学生走到这两个咨询点来。当然,还有可能因为其他原因。单凭照片就下一个清华北大无人问津的结论,确实下得有点鲁莽。
网上流传,清华本科的毕业生有百分之七十以上出国留学,而且主要是去的美国。他们中几乎没有什么人后来回国就业。这引起了网络舆论的一片哗然。清华连忙辩解,说出国学生比例不超过百分之十几,根本就没有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高度。网络上流传的数字并不准确。当然,网络流传的信息一般说来,几经传播,误差只会越来越大,所以网络流传的数字如果不经过认真的确认,一般也确实不太可信。
但是,清华北大的学生出国后,回国的比例实在有点少。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据说,清华在美国有历年的毕业生共两万人是留在美国的。而清华每年毕业的学生有六七千人。这就相当于有三届毕业生一个不留地都在美国滞留不归。这个数字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对中国所造成的损失也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近年来,美国对于中国一些高校实施制裁,列入所谓实体清单,而这个清单里没有清华与北大的名字。这也让很多网友对清华与北大产生了浓厚的质疑。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学校,有的是军队科技院校,有的是国防科技类的学校,有的是在某些专业领域里参与了国防科技与国防工程的研发工作的一些院校。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些院校对中国的国防与军事工程方面都是做了大量工作的。而美国认为这些院校的相关专业研发工作威胁到美国的安全,于是实体清单就这样出炉了。
至于清单里为什么没有北大与清华,这里的原因现在也只是人们在揣测。比如,没准清华与北大也参与过国防军工的研发工作,只是因为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极好,美方没有得到一点确切的信息,所以只能认为北大清华没有参与这样的工作,就没有必要把他们列入实体清单。再比如,北大与清华所做的秘密工作,根本就没有在两所学校的校园之内,而是远离城区的崇山峻岭之中,其中的研究工作者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埋头苦干,根本就没有外界能够了解。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在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北大与清华都承担过类似的任务,他们在北京远郊区,甚至在远离首都的省份,都有过这样的研发基地。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美国没有把北大清华列入实体清单,就否认他们也曾经参与了国家有关的军事科技的研发工作。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