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78年前,数万日本人瞬间“蒸发”!但他们还不知悔改
每年8月6日,广岛都会举行核爆日纪念活动。
本来这应当是让日本人反思其战争罪行的一堂“教育课”,然而在近些年,广岛核爆日纪念活动却完全变了味。
日本政客们费尽心机地上演“核武器唯一受害者”这出悲情戏码。
今天也不例外,岸田文雄对着现场五万多人发表演讲时,他只是指责核威慑是“愚蠢行为”,却全程回避1945年是谁对日本进行了核轰炸,更不解释日本为什么会遭到核轰炸?
与此同时,联合国也对此发表了谈话,而代表古特雷斯致辞的是副秘书长中满泉(日本籍,主管裁军事务)。
她说,“现在有一些国家又一次肆无忌惮地挥舞着核武器,威胁要使用这种毁灭性武器。我们不会放松,直到核阴影一劳永逸地消失,不再有广岛悲剧,不再有长崎悲剧。”
她哔哔半天,也没有提到美国。
显而易见,广岛和纽约在舆论场上进行密切配合,只强调“核威胁”,避开美国,想将焦点转移到其他核大国身上。
中国一直在反驳这种“不谈原因,只谈伤害”的片面论调,但在西方舆论场上,日本是二战受害国的角色却越来越“清晰”。
另一个二战元凶--德国,也跑出来凑热闹。
德国驻华大使馆今天发了一张图片,对比各国核武器,右栏还刻意显示中国是核弹头增加最多的国家(估算)
说白了,西方舆论场现在的斗争大方向是“中国在增强核武器和俄罗斯威胁动用核武器”,而“广岛核爆日”则变成了一个散播这种观点的舆论平台。
如果因为今天日本是美国的盟友,就可以颠倒受害人和施暴者的角色。那么,不思悔改的日本再次品尝核武器也是早晚的事。
《奥本海默》正在全球各地陆续上映,但日本方面并没有公布任何上映日期的消息。原因是奥本海默创建了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他是美国原子弹研发计划的负责人之一。
其实《奥本海默》能不能在日本上映,无所谓。毕竟日本人看过原版,见过世面,真实画面还历历在目呢。
1945年8月6日原子弹爆炸前后的广岛,电影能拍出这效果?
你没造这种孽,你会遭这种罪?
日本人别忘了,当年广岛核爆后,除了法西斯分子,全世界可都是在拍手称快,亚洲人民更是恨不得给日本人再多来几颗,这才是历史。
日本人总是说广岛被毁灭有多么的悲惨,可他们从不告诉后代广岛是座什么样的城市?
广岛当时是日本第8大城市,被称为“军都”,是日本陆军真正的大本营、是日本陆军的粮食储备基地、是陆军运输本部、是陆军被服生产基地……
广岛有着最狂热的战争气氛,日本陆军在中国侵占每一座城市,广岛市民都举行大大小小的庆祝活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