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以冲突,应该支持谁 之二
接上期
上期阐述了巴勒斯坦问题的来龙去脉,不难得出结论,巴勒斯坦问题的总根源是帝国主义的掠夺与压迫——阶级压迫。
有的人会说,巴勒斯坦问题的实质是宗教、民族矛盾,跟帝国主义关系不大。
2、阿犹人民矛盾无法化解吗?
在英国殖民下的巴勒斯坦,最广大的阿拉伯人民与犹太人民都是被盘剥、压迫的劳苦大众。
巴勒斯坦的地主是封建势力的特殊分子,拥有巴勒斯坦全境可耕地的40%,阿拉伯农民若想种上一亩土地极不容易,因为地主的高利贷剥削,收入高达25%被地主吮吸,使他们没法生活下去,与叙利亚、埃及比较,平均每亩的收获要少得多。。
犹太资本家投资巴勒斯坦,收购土地,对可耕种土地实行垄断,开办用工人灌溉进行生产的蔬菜园、牛奶场、畜牧场等。在这些农场做工的雇工们都是在地主盘剥之下无法生活的农民。这些犹太资本,完全渗透着英美垄断资本的血液,都被英美垄断资本控制。
犹太资本家开办的工厂,也雇佣了在巴勒斯坦生活的犹太人,对这些犹太工人,资本家们的压迫是丝毫不手软的。
由此可见,阶级压迫是阿拉伯人民与犹太人民共同的敌人。阿拉伯人民与犹太人民完全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到过巴勒斯坦调查的外交官——危地马拉驻美大使兼任联合国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会员的郭兰德,在他一篇关于巴勒斯坦见闻的文章里生动地写道:
“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的和好是可能的,这在我旅行圣地期间随时都获得事实的证明。当时我们分乘24部汽车由12个阿拉伯司机和12个犹太司机分别驾驶。又一次我去访问希伯莱的一个古镇的亚伯拉罕回教寺院,我们的司机跑进一家阿拉伯的咖啡店去休息,喝一点土耳其咖啡。那店主人只招待阿拉伯人,而不招待犹太人,他显然于事先已奉到命令。
后来一个犹太司机告诉我说:“我们几个人从店里走出来之后,可是一会儿见阿拉伯的司机也跟着我们出来了。他们表示要是不招待我们的话,他们也不喝咖啡了。那位咖啡店主为了顾全颜面,叫他们堂倌送了24杯冷水给我们,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完全一样。你瞧,大使先生,我们普通老百姓本来相处是很好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早在1919年巴勒斯坦的犹太工人阶级第一次成立了自己的政党——犹太党。后来因为犹太籍、阿拉伯籍的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的陆续参加,犹太党正式改名为巴勒斯坦共产党(犹太共产党),为共产国际(第三国际)的支部,及世界职工联盟的支部。巴勒斯坦共产党员,是周折英美帝国主义的严厉迫害的,他们出版秘密的阿拉伯文及犹太文报纸,在巴勒斯坦进行职工运动,为巴勒斯坦独立、阿犹人民的亲密合作及工人阶级的解放而斗争。据1948年的材料,巴勒斯坦共产党员共6000人,总书记是密库尼斯。除巴勒斯坦共产党外,阿拉伯人中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成立阿拉伯民族解放联盟(阿拉伯共产党)。1925年4月,英外相贝尔福抵达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人民与叙利亚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大示威。1936年,巴勒斯坦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人民武装游击队反抗英帝国主义,进行武装斗争,一直延续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