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关于金融强国的一点认识
我看了几位货币、金融领域重量级人物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的文章和采访,总的感觉,他们是在向中央表示忠心和决心,是要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这很好。
但我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忽略了金融的所有制问题,也就是金融的主权本质和政权本质问题,这是金融的核心、灵魂、关键、焦点问题,是决定金融是否有助于中国经济还是危害中国经济的根本性的、原则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判断是否在维护党管金融、金融是否服务于社会主义、服务于公有制经济的分水岭,也是判断是走向“金融强国”还是“金融害国”的根本标准。
我们应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什么叫“金融强国”?“金融强国”的内涵究竟该是什么?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二是美国是“金融强国”吧,那么,美国金融资本的畸形发展,给美国和美元霸权体系内的国家,又带来了什么。
三是能不能说,中国金融市场所点GDP越大,中国就越是“金融强国”?
四是,能不能说,中国金融市场里有外资金融资本额度越大、从事金融业务范围越广、持股比例越高,中国就越是“金融强国”?
五是金融强国和经济强国、工业强国,是什么关系?究竟,金融强国有利于经济强国、工业强国,还是有害于经济强国、工业强国。
从美国金融霸权的历史实践来看,我们应该提出以上问题,并且深入地思想、分析以上问题,然后,明确“金融强国”的内涵,以免走弯路。
第一,什么叫“金融强国”。对中国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方向,是不是模仿美国?是不是把美国金融霸权作为了中国金融的发展方向了?我想应该是的。
美国金融资本畸形发达,给美国霸权带来了什么呢?我们不难看到,近十年来,美国在国际政治上是什么情况。美国金融实力那么强大,动员了全世界的科技力量,围剿华为,居然遭到了失败。美国的工业,全面萎缩,失业率极高,银行甚至出现倒闭风潮,国内政局严重不稳。前任总统特朗普极其羡慕中国的工业体系,也试图发展美国工业,让美国“重新伟大”,但遭到金融资本的干扰破坏。
在近年的俄乌战争、哈以冲突中,美国方面表现极其谨慎,只敢呐喊,不敢下场。尤其在哈以冲突中,也门胡塞武装反复对美以军舰实施袭击,美国装作不知道,不敢叫板。
对中国外交上,美国今年的表现极其谦卑,反复要来华访问。中国方面不给红地毯,也不在乎。
作为金融强国,美国为什么这么心虚?难道金融实力那么强大,不能给美国提供一点士气和信心吗?没有,一丝也没有。“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美国霸权的金融实力极强,但是,没有钢铁、没有工业、没有炮弹,它心里就要“发慌”,金融实力,并不能增加其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