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事!国安部出手管粮食安全,蛀虫内鬼开挖了
“国安已把粮食安全作为重要工作,足以看出粮食安全重要性”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将直接导致更大的风险。
关于粮食安全,看客曾发过一些文章。2023年,曾发过《打击“粮老虎”时机并不晚,再不打,国家就危险了》、《形势越来越紧,除了做好军事准备以外,更要重视粮食安全》。因为粮食安全威胁很大,再不重视就晚了。
3月15日,我们关注这个特殊消费者权益日的同时,国安部发了公号文《归仓》,简要介绍了一部微电影,有一句话叫“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这部微电影主题就是国安部门同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间谍分子作斗争的事,从国安部发布公号文可以看到,国安部早就出手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这是国之幸事,也是民之幸事。
1
无粮不稳是一个千古不变的话题。
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只占全球9%,但这么少的耕地面积却养活了全球18%的人口,正是基于此,粮食安全在任何时期,都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安全。
“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这句话太到位了。
关于粮食安全话题,我曾提到过“粮食战争”的话题。其实,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西方大国正把粮食当作“武器”,对我们不断渗透破坏,试图在我们粮食安全上撕开一个口子,到时我们就可能不战而败。
我们虽然连年实现粮食丰收,但切不可大意,因为粮食战争是一个持续,而且时间长久的战争,如果发现危险之时,我们就晚了。
我们现在口粮已经很充实,虽然每年要进口大约1/4之的粮食,但这只是调剂量。当然口粮充实,也只是基本量,作为粮食消耗大国,我们不仅要保证吃,还要保证够用,所以就需要进口部分粮食。
从有关数据看,我国每年要进口1.5亿吨粮食,虽然数量不大,但如果遭受灾荒,或者爆发战时,这个进口量就要打折扣,也将影响我们国内的粮食需求。
现在18亿亩耕地的保护红线已经深入人心,但我们18亿只是一条红线,每年耕地都在变化之中,优良耕地到底在增加还是减少?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优良耕地多少决定的粮食产量多少。如果片面以18亿亩为红线,容易出现“以劣换优”方式,最终18亿数量没变,但优良耕地数量减少,粮食出现减产。
之所以重视粮食安全,因为我们国家有14亿人口,如果出现粮食危机,西方国家就会对我们卡脖子,就容易发生不可预测危险。
所以我国在粮食安全工作上一直很重视,加大新种培育和研制工作,增加粮食产量。像袁隆平等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