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伪军后裔当中学校长?莫言式写作的荼毒


  昨晚终于蹲到“新都发布”的“情况通报”:

  前两天,成都市新都区初三语文试卷上的一篇阅读理解文章《杜鹃花落》引发全网激愤。

  这篇文章以一个日军大佐的视角,讲述了“帝国大学”毕业的儿子到中国战场看望父亲,被八路军抓住,日本大佐为了报仇与八路军作战,结果把自己儿子给炸死了的“悲剧”故事。

  从网民提供的截图看,这篇文章原文发表在公众号“教学参考河南站”上,百家号“教师家园”进行了转载。

  而“教学参考河南站”并非个人公众号,应该是官方或者至少半官方性质:

  原文作者李佳前的身份也不简单:

  李佳前,男,汉族,1973年12月出生,安阳汤阴县人,1996年7月参加工作,2001年12月入党,本科学历,河南省汤阴县文星中学支部书记、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安阳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汤阴县第三届十大名校长之一……

  看完这些背景信息,我们再来看这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存在的问题。

  令网民愤怒的,正是文章的叙述口吻:

  对八路军的称谓用的是“共军”,描摹他们形象的用词是“一帮破衣烂衫的土八路”,交代命运则用的是冷冰冰的“留给他们的只是投降,只是死亡”,而八路军被日军围追的原因竟是“帝国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从来不干预军事的宝贝儿子,只为到这里老父亲一眼,在武装护送的军车中竟然被截了”,“抢了我的儿子,还要去城里破坏”……

  与之同时,八路军绑架的人质被说成是“从来不干预军事”、“只为到这里老父亲一眼”的“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岗田大佐追剿八路军的原因也成了“为子报仇”,最后更是在一篇短文里用了大段文字描写日军大佐的“舐犊情深”。

  笔者姑且“不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文章作者的意图,反而是抱着最大的善意地替作者“辩解”,那么这篇文章可能是作者在以一个日军大佐的视角,来讲述战争的残酷:

  导致大佐儿子被误炸死掉的原因,首先是日军大佐认为儿子凶多吉少,第二是大佐儿子两次举白旗,而八路军两度开枪,被日军大佐误认为是在诈降,实际上八路军并没有杀害人质,而是将人质团团保护在中间……

  作者或许想通过这种以日军大佐口吻写作的方式来“抖机灵”,表达八路军保护人质、很有人性,侵华日军舐犊情深、也有人性,只有战争是残酷的,所以要反对战争。

  但是,作者想要一群中学生理解作者这篇小说的反战意图恐怕很难;况且这篇文章在遣词造句上,水平也实在不怎么样,难免词不达意。

  而且话说回来,这样的“抖机灵”式的写作实在没有必要。如果文章确实出自一个日军大佐之手,记录的是一件真事,你可以拿过来做解剖,分析侵华战争对日本人民也是残酷的,这还说得过去。

  否则,一个中国人却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来写侵华战争,而且编造出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这本身就很荒唐。这种做法客观上达到的效果就是:让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通过这篇文章去共情日本侵略者舐犊之情,把侵华日军残害中国军民的暴行理解成“报仇”,还把八路军的英勇抵抗行为说得如此“猥琐”,客观上达到了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的目的……

  我们以最大的善意来理解,是作者太愚蠢!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作者有意识地这样写作,那就太可怕了,让笔者不得不怀疑,作者是不是伪军的后裔?

  然而,更可怕的是:

  这样的“小小说”作者的身份竟然是“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

  “小小说”还登载在了一个官方、半官方性质的公众号平台,要么说明这个平台是认可这篇小小说的,要么说明审稿人失察;

  而这种存在严重问题的“小小说”竟然还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一个区级初三语文摸底考试的试卷中,出卷人以及审卷的相关领导究竟是什么心态?

  令人玩味的是,“小小说”在成为“阅读理解”范文的时候,作出了一定的删改,小小说原文对八路军的称谓以及一些描述更加“邪恶”,显然,出卷人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出卷人的这种删改,反而有掩盖的嫌疑了。

  分析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这起环环相扣的“语文试卷美化侵华日军”事件,从写出小小说的河南汤阴中学校长,到登载小小说的半官方机构的公众号,再到成都市新都区的出卷人、审卷人,任何一个环节的教师、领导,但凡有一点点辨别是非的能力,都不会导致事件的最终出现;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界被渗透成了什么状态——这种状态远比一两篇毒教材来的可怕。

  目前新都区已经发布了调查通告,安阳教育局官网上也已经撤下了李佳前的个人简介,应该也进入到了调查流程:

  希望这次调查不会不了了之。

  而调查能够不“不了了之”的关键,就在于负责调查的相关部门是怎么认识这个问题的。

  作家莫言曾在一次演讲中宣称:

  要把好人当坏人写,要把坏人当好人写,即使侵华日军,我们也要考虑他们的人性,要把他们当人来写,不能把他们当鬼来写……

  事实上,莫言在他的作品里也的确是这么干的,在莫言笔下,日本人似乎没那么坏、地主还乡团有好人,反倒是八路军存在各种各样的“污点”。

  这样写作的也不仅仅是莫言一个人,而是莫言所代表的整整一代所谓的“作家”,虽未必是全体,却也未必在少数。

  所以,对照莫言的这段演讲以及莫言的作品,我们再来看“语文试卷美化侵华日军”事件,就丝毫不会感觉意外了。教育界、语文界恐怕已经渗透了不少莫言的徒子徒孙了吧?

  只要莫言们还没被请下神坛,“语文试卷美化侵华日军”事件的调查就不会有一个真正令群众满意的结果,而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恐怕也是难免的。

  【文/子午,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子夜呐喊”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2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