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华:从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看如何评价莫言?

2024-03-23 2763 4
作者: 董小华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图片

  瑞典文学院把莫言的小说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而莫言的作品真的就是在反映现实吗?他吃煤是现实吗?说他母亲一女八伺为子嗣是现实吗?这种添油加醋哪里是现实!

  无论任何文学作品都不能涉及抹黑和诽谤,否则就不是现实主义。

  瑞典文学院对莫言的作品评价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就是说,虽然情境魔幻,但是所描写的却是中国的现实世界。

  如果莫言能持守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写中国的过去,无论他写得多么魔幻,也不涉及到中伤和抹黑。然而莫言呢?连就事论事都谈不上。所以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把莫言的小说定义为揭露一个猪和驴的国度,那里的人没有真相、没有常识、更没有怜悯,那里的人都鲁莽和荒谬。而莫言默认了这个定论,这说明他承认瑞典文学院对他的作品评价是恰当的,说明他的写作初衷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莫言把全体中国人都污辱了!就是说,莫言的作品不是单纯的写某一个人,而是骂一大片,正如《颁奖词》骂的是全体中国人,而这种骂就是通过莫言的作品表达出来的。

图片

  对于莫言的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是这么评价的:“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很少的旅程能超越这些故事和历史进入一个这样的国度,那里驴子和猪的叫嚣淹没了人的声音,爱与邪恶呈现了超自然的比例。……他给我们展示的世界没有真相、没有常识、更没有怜悯,那里的人们都鲁莽、无助和荒谬。”

  听到这段《颁奖词》的内容,假如你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你还会恬着脸上台领奖吗?

  《颁奖词》明显是在抹黑中国,骂中国的祖宗,而莫言这个“敢说真话”的人怎么就不站出来大声疾呼地向瑞典文学院抗议?他为什么能够猥琐地忍气吞声?这哪是与鲁迅相比拟的人物呀?纯粹是软骨头!

  1927年,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之一,听闻鲁迅的文学造诣,便同鲁迅铁粉刘半农商量,要提名鲁迅为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鲁迅知道后,果断回信拒绝。

  其实不光是鲁迅,即使换任何一个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在听到颁奖词的内容后,都会向瑞典文学院进行抗议!如果莫言在当时向读《颁奖词》的人高声抗议说:“我抗议!中国不像你们说的那样,你们不要利用我的小说抹黑中国!”想必大家会原谅莫言,然而莫言没有如萨特那样拒绝诺贝尔奖。莫言作为文人,不但没有文人的骨气,还低眉顺眼卑躬屈膝地在获奖感言中说:“向瑞典皇家学院坚守自己信念的院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可见其媚态十足!

图片

  有道是“士可杀不可辱”。《论语》载: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莫言作为当事人,难道连这点血性都没有吗?他平时“批评”的勇气到哪里去了?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