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甲才:似无必要和莫言类蚍蜉用力较量
似无必要和莫言类蚍蜉用力较量
——抓住“芝麻”没忘了“西瓜”
李甲才
2024年3月16日
近期网上围绕起诉莫言引起轩然大波,批一下揭露其文与人随风转舵,乘机捞取名利的肮脏灵魂就可以了。况且,他还是共产党员。华夏从毛式社会主义转折到另外的轨道上,莫言连这个启动、推行转折的大合唱团里最低档的成员都不够格,太过用力倒显得还真是个人物了。索尔仁尼琴、莫言能得诺贝尔文学奖,奥巴马、刘晓波跟捡了一个诺贝尔和平奖一样,还不是因为当今世界美西方居世界主流地位而已。
一
华夏大地从1977年后乌云压城般的“伤痕文学”从何而来?这还要解释吗?那些享誉神州的文字产品是达到了高尔基、鲁迅、茅盾、法捷耶夫、托尔斯泰、雨果等高品位水准的文学著作了?不是“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才能舞文弄墨捞得金钱与名声鹊起。如果一些想说的话因有“负面”抑制放在抽屉里也无所谓,无必要在毛毛虫一类小爬虫上过于劳神费力,反倒使其得到了扩大宣传而不投资的效果。
无数革命先烈为新革、“社革建”(注1)牺牲取得的成果都付诸东流了,到目前这样的地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莫言们不过是同蚍蜉撼树引起嗡嗡叫的苍蝇差不多,几声凄厉,几声抽泣,使西方听到了盼望已久的声音。充其量不过是类似苏共叛徒诬蔑、诋毁、谩骂、抹黑列宁、斯大林,导致苏联解体前的反共文人一样随波逐流的芝麻类角色,仅如风平浪静后的涟漪迅疾消失。苏联在戈、叶一伙操持下蜕化成独联体,可使用的价值完了也就都销声匿迹了。
刘晓波为啥能获诺贝尔奖?就是因为宣扬西方社会想说而不方便说的话,“中国应再当300年殖民地,分裂为18个国家”,好让西方国家不费力来华宰割。发奖花点钱比动大干戈便宜多了。这应是中华民族为保持国家完整状态要睁大眼睛关注的大是大非。莫言一伙污蔑毛主席领导干成功的新革、社革,使他们顺应特殊需求为取得名利双收聚集了一批浮上水的灵巧人,心知肚明而又居心不良有写作才能者,写出毫无心肝的文字作品作孽,莫言成为典型代表人物。
他们为什么能那样顺风顺水、如鱼得水,而《艳阳天》《金光大道》一类为何停止发行?参与样板戏的一批人“身败名裂”,还要受审查。为什么一点红色活动大批警力动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干涉,谁能指挥干这类事?而莫言等却能混得风声水起。这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能得西方社会的奖吗?
鲁迅先生深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衰微破败下人民的不幸,弃医从文决心救治人的灵魂,对症出文有的放矢:“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安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去罢,你们这些虫豸们!”(鲁迅1925年《<华盖集>战士和苍蝇》)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