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俄罗斯被拒之门外,红军鲜血白流了?

2024-06-08
作者: 后沙 来源: 后沙月光

  2024年6月6日是二战诺曼底登陆(D日)80周年,法国举行了一系列隆重的纪念活动,为期三天。

  法新社、英国《卫报》、天空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天在卡尔瓦多斯省滨海韦尔地区主持纪念仪式,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英国首相苏纳克等人出席。

500

  此外,美国总统拜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已先后抵达法国。

500

  拜登夫妇先去了法国科勒维尔美军公墓纪念阵亡美军。

500

  一些健在的法国二战老兵与马克龙共同抵达现场,他们都是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战士。

  有趣的是,戴高乐在世时,总是无视D日纪念活动,而宁愿纪念1944年8月的普罗旺斯登陆。

  “自由法国”当时有177名士兵参加了诺曼底登陆,但被要求穿上英军制服,所以,戴高乐一直耿耿于怀。

500

  不过,现在法国也不计较这些了。

  马克龙昨天在布列塔尼的普吕姆莱克(Plumelec)举行的第一场纪念活动上表示,“我知道我们的国家拥有雄心勃勃、勇敢,并且和他们的前辈一样具有牺牲精神的青年一代,”

  他还向布列塔尼的游击队员和“自由法国”空降兵致敬。

  但他并没有说,这些游击队员主要都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

500

  但他们的政治身份总是被有选择性地遗忘。

  欧洲这些年的二战相关纪念活动,总是夹杂着私货,各国游击队不能提共产党,苏联红军也必须淡化。

  这次则将俄罗斯拒之门外,更离谱的是,邀请了泽连斯基参加。

500

  泽连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反法西斯”、“反纳粹”都不敢说,他只是说:当年盟军捍卫欧洲的自由,现在乌克兰人在捍卫欧洲的自由。那时团结获胜,现在的团结也能获胜。

  泽连斯基2019年上台后,就公开指责苏联红军是“入侵者”、还砸毁红军墓地、炸毁乌克兰解放纪念塔、纵容乌克兰新纳粹殴打红军老战士……

  乌克兰还将纳粹走狗班德拉匪帮称为英雄,这帮人可是盟军的敌人。

  把泽连斯基请来,欧洲除了表示遵从美国旨意,还有什么意义呢?

  在请不请俄罗斯代表出席的问题上,法国纠结过一阵。

  5月17日,“美国政治新闻网”透露,法国已决定邀请俄罗斯派代表团参加此次活动。

  但美国、英国就对法国施压了,即便是俄方派出低级别代表也不能接受。

  最终法国总统府宣布,克里姆林宫的代表没有被受到邀请,但现场会有向苏联红军致敬的环节。

  据俄新社6月5日报道,普京在回应此事时表示,“让他们自己去庆祝吧,我们无所谓”。

500

  普京建议欧洲去读一读罗斯福和丘吉尔的二战讲话。

  普京还说,“怎么能同那些把新纳粹分子捧上荣誉之巅、奉为民族英雄的人一起来纪念反纳粹斗争中这一严肃的日子呢?”

  对历史缺乏严肃性,是西方社会面临的普遍问题。

500

  2022年9月14日,泽连斯基办公室发布了一张照片,但网友发现,他的警卫佩戴着纳粹“骷髅”装甲师标志。随后这张照片被删除,欧洲没有任何反应。

  诺曼底登陆80周年纪念日,西方将其二战史观的随意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D日行动

  在欧洲陆军第一强国-法国投降后,如果没有英吉利海峡,英国也准备投降。英国军队除了艰难地守卫本土之外,在全球只能靠卖队友存活。

  1942年3月,美英向苏联承诺,在年底开辟第二战场,鼓励苏联在东线坚持住。

  8月,丘吉尔秘密来到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谈话摘录:

  丘吉尔:……我们已经得出结论,我觉得难以启齿。

  斯大林:首相,这里的人神经都很坚强。

  丘吉尔:进攻欧洲今年不可能了。

  斯大林:这就是说,英国和美国领导人抛弃了今年春天向我们许下的庄严承诺?

  丘吉尔:我们建议进攻西西里岛(在意大利登陆)

  斯大林:那是一条政治战线,而不是军事战线。

  丘吉尔:我们保证在1943年进攻欧洲。

  斯大林:怎么保证这个庄严的诺言?

  莫洛托夫外长插话:首相再一次证明,他们国家的人是不能牺牲的。

  苏联红军扛起了迎击纳粹主力军团的重任。

  德军在大西洋沿岸只有59个二等师,希特勒有260个师在苏联前线参战。

  1943年,红军发动夏季攻势之后,西方对苏联的战争物资援助才达到了高峰。

  斯大林催促美英兑现承诺,尽早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全面进入反攻阶段。

  但丘吉尔想的是英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他还是想在意大利登陆。

  斯大林坚决要求盟军登陆法国海岸,而不是意大利海岸。

  丘吉尔就提出种种方案企图否定登陆法国的军事战略:

  一、盟军在地中海沿岸登陆,从意大利北部解救被围在南部的盟军。

  二、盟军在亚得里亚海沿岸登陆,依靠南斯拉夫武装,进入多瑙河河谷。

  三、盟军在爱琴海登陆,向北反攻。

500

  斯大林否决了丘吉尔所有建议,1943年11月,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美英的庄严诺言仍然没有兑现。

500

  丘吉尔代表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向斯大林赠送了“斯大林格勒之剑”。

  剑收了,但斯大林仍在催促美英开辟第二战场,不要再拖延。

  罗斯福的参谋长们都支持登陆法国海滩,罗斯福向斯大林保证冬天过后立刻开辟第二战场,诡计多端的英国这才没话说。

  这样才有了““D日-DAY霸王行动””计划的出台,才有了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

  1943年12月1日,德黑兰会议结束,三国发表联合声明。

  1944年春天,欧洲战场形势逆转:

  1月,列宁格勒解围,红军由诺夫哥罗德直插波罗的海。

  2月,红军解放基辅。

  3月,红军从第聂伯河推进到布格河(乌克兰西南部沃伦-波多尔高地,与红军作战的一部分武装就是班德拉匪帮)

  5月,德军被赶出克里米亚。

  6月6日,诺曼底登陆。

  7月,明斯克解放

  8月,红军进入波兰南部

  离纳粹德国灭亡已指日可待。

  ……

  胜利在望,丘吉尔在英国下议院说:

  我认为,斯大林大元帅是言行一致的,我还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政府比苏联政府更能严格地遵守义务,我拒绝在这里讨论任何关于苏联的真诚问题。

500

  伦敦升起了苏联国旗,英国外相艾登指挥全场高唱《国际歌》(当时的苏联国歌)……

500

  1945年6月24日斯大林站在列宁墓上检阅了红军将士。

  今天,苏联红军的巨大牺牲,却换不来诺曼底80周年纪念日一张邀请函,而美国却成了欧洲救世主,这种政治献媚不觉得可耻吗?

  二战历史早已被美英搞得支离破碎,欧洲战场如此,亚洲战场难道不也是如此?

  西方对日军侵华视而不见,对南京大屠杀漠然视之,还到处宣传日本被两颗原子弹轰炸的“悲惨历史”。

  中俄两国为什么要屡次共同反对篡改二战历史的行为?

  因为历史虚无主义会毒害整个世界,毒害下一代。且不说欧洲,就说说中国台湾。

500

  2015年,民进党开始有组织地美化日军,以“转型正义”为名,假模假样呼吁放下历史仇恨,要和解,要宽容。

  实际上却干起了为侵华日军召魂的勾当,让台湾青年马上中毒。

500

  台湾学生朱某在得知祖母曾是慰安妇后哭诉:“我阿嬷当慰安妇是自愿”,还哭着说自己遭到了网暴。

  有这种认贼作父的青年人,日本外务省更是不遗余力地在为当年的罪行翻案。

  二战历史是用鲜血写就的,如果西方靠几个小花招就能改写,那反法西斯军民的鲜血岂不是白流了?

  二战史,被西方挑挑捡捡,重新塑造的历史认知是:

  二战是苏联和德国共同挑起的;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美军解放的;

  敦刻尔克是胜利大转进;

  诺曼底登陆是二战最重要转折点;

  没有美国援助,苏联早就亡国了;

  日本是战争受害国

  ……

  在集中营、大屠杀、受害人方面,不讲欧洲共产党员、不讲欧洲左翼人士、不讲中国人民,只讲犹太人。

  而逢五逢十的有关纪念日,则被西方当成了政治工具。

  诺曼底登陆纪念日,西方一边说不忘历史,一边却在阉割历史。

500

  欧洲竟然忘恩负义到这种地步,如果它们忘记二战的苦果,去不断满足战争贩子(北约)的胃口,那么将来还会有谁来拯救他们?

  玩弄历史者必被历史玩弄,颠覆历史者必被历史颠覆!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