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杰:如何反制美国海外军事基地
根据兰德公司在2024年初发布的预测报告,中国在未来二至五年内有望在八个海外位置建立海军基地。目前美国部署在海外的军事基地集中分布在欧洲、中东与亚太,地缘政治意图一目了然。欧洲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视为地区,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都有能力跟美国“掰掰手腕”;较之于反恐,意识形态输出是美国在中东的重头戏。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在亚太针对中俄两国的地缘政治压力不降反增,尤其是赖清德上台后日本与菲律宾迅速加强了针对台湾的以美军为主体的军事基地群建设……中医反对“头病医头,脚病医脚”,中国在军事实力相对较弱的不利形势下应如何从地缘政治角度反制美国海外军事基地?
2016年公映的《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是由居住在英国驻澳记者皮尔格拍摄的纪录片,预言了由中美引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成为现实,因为彼时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动员一场大规模的毁灭性战争。据《卫报》评论,该纪录片暴露了美军半秘密基地先发制人的侵略性,尤其是美国的多数海军部署到了亚太地区,四百多个部署了军舰、核武器与轰炸机的基地在中国周边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绞索”。美国历史纪实作家、《中国幻想》的作者詹姆斯·布莱德利表示:“如果在北京上空俯视太平洋,你会看到美国军舰。你会看到关岛即将沉没,因为太多导弹指向中国。”部署在韩国的美国军备指向中国,日本是美国拳头的手套。“如果我是中国人,我会有点担心美国的侵略性”,该纪录片指责美国官员视中国的强大为威胁,这使白宫把中国视为“完美敌人”。《每日星报》称,五角大楼的老板们在该纪录片中冷冷地警告“如果你想得到和平,那么就得时刻备战”。皮尔格表示,“这部电影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沉默:美国与中国可能正在走向战争,核战争不再不可想象。”恰恰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奥巴马主导的核开支的大规模增长与新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意味着在中国的鼻子下建立军事基地,他国打击中国任何试图把商业繁荣转换为力量的举动回应中国的南海诉求,“这一情况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新的总统正在让美国人相信中国是他们新的敌人,纪录片强烈纠正了人们对太平洋战争场景的漠不关心。”而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的五年之前曾致信华盛顿:“中国必须工业化,只有自由企业才能做到这一点。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中美两国都有共同利益。不必担心我们的合作意愿,中美之间绝不能发生冲突……”但中国能拿什么阻止美国对中国大打出手?
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地区,驻军近30万人。美国建立军事基地会考虑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设施条件与政治条件,布局特点是以本土基地为核心,以海外基地为前沿,点线结合,兼顾前沿基地与战略运输线上的中间基地与后方基地。“前沿少量存在,本土重兵机动”,关键是控制战略要点扼守海上咽喉。美军控制的海上咽喉有:阿拉斯加湾、朝鲜海峡、印尼望加锡海峡、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红海南端曼德海峡、北端苏伊士运河、地中海与大西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古巴以北的佛罗里达海峡、从非洲南端到北美的航道、格陵兰-冰岛-英国航道。美国在亚太地区与印度洋地区的海外基地数量仅次于欧洲,约占美国海外基地总数的42.7%。这些基地大体呈三线配置:第一线由阿拉斯加、东北亚、西南太平洋与印度洋等基地群组成,控制着有战略意义的航道、海峡与海域;第二线由关岛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基地群组成,是第一线基地的依托与重要的海空运输中转基地与监视侦察基地;第三线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是支援亚太地区作战的后方与美国本土防御的前哨。
东北亚基地群扼守白令海峡,控制经北极圈进入欧亚大陆的航线。该基地群可力压欧亚大陆东北角,扼守白令海峡,控制经北极圈进入欧亚大陆的空中航线。该区基地分布于日本、韩国,这些基地能同时控制宗谷海峡、津轻海峡与对马海峡,可应对朝鲜半岛的陆战与西北太平洋的海战,构成“岛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美军约有140个军事基地分散在日本列岛的各个地方。但其中有45个基地集中于琉球群岛上。美国在海外部署的军队有近半数驻守在日本与韩国,东北亚集中了美国海外驻军的1/4力量与驻日美军人数的60%。美国驻日本陆军:约1600人。军司令部1个,设有基地与支援部队。空军:1.348万人。航空队司令部1个(第5航空队)。作战飞机84架:1个作战航空联队,其中飞行中队2个,装备F-16型36架。一个航空联队:2个飞行中队装备F-15C/D型48架。1个飞行中队装备KC-135型15架。1个搜索救援中队装备HH-60直升机8架。1个中队装备E-3:(装备机载警戒与控制系统)型2架。1个运输航空联队,装备C~130E/H型16架,C-21型4架,C-9型3架。1个特种作战大队装备MC一130P型4架,MC-130H型4架。海军:约5200人。基地:横须贺(第7舰队司令部)基地港停泊航母1艘,水面作战舰只9艘.两栖指挥舰只1艘。佐世保基地港:停泊两栖舰船4艘,反水雷舰艇1个中队。海军陆战队:1.805万人,陆战队远征部队1支。美国驻韩国陆军:2.72万人。集团军司令部1个(联合国),1个步兵师编制两个旅(2个机械化步兵营,2个空中突击步兵营,2个坦克营),自行火炮营2个,多管火箭发射营2个,防空营1个,航空兵旅1个,工兵旅1个,空中骑兵旅1个(反坦克直升机营2个),“爱国者”地对空号弹营1个(陆军部队)。装备:主战坦克116辆,装甲步兵战车126辆,装甲输送车(APC)111辆,火炮/多管火箭发射系统/迫击炮共45门(座)。空军:8.92万人。司令部1个(第7航空队)。战斗机联队2个,作战飞机84架。3个飞行中队装备F-16型60架,1个飞行中队装备A-10型10架,OA-10型12架。特种作战中队1个,装备MH-53J型5架,U-2型1架。海军:约300人。海军陆战队:约100人。
东南亚基地群以菲律宾苏比克湾海军基地与克拉克空军基地为中心的东南亚基地群原为美“岛链”中承上启下的一环,在新加坡有樟宜海军基地,素有“远东十字路口”之称的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控制由中东到东亚的海上石油运输航道,可东出太平洋西进印度洋。美国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设施主要是海军通讯站、导航站、宇航追踪站,用于监控中、俄等国的核试验并为美空间力量服务。例如美第5太空预警大队在澳中南部纳朗格驻有近200名官兵,主要任务是使用卫星跟踪弹道导弹的发射。美国驻澳大利亚空军:约70人。海军:约40人。通信设施位于西山岬。卫星预警/通信情报搜集基地位于派恩加普。卫星预警基地位于努尔伦加。夏威夷群岛与中途岛连接美本土与西太平洋美军各基地,是美军太平洋战区指挥中心,太平洋航线上的海、空运枢纽。珍珠港是西太平洋与南太平洋群岛与美国本土之间的中转站,从本土的补给相对方便,舰队往南能与美属萨摩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的盟军汇合,向西能快速攻击远东国家,北上支援阿留申群岛也很方便,亦可“监控”南美洲甚至南极洲,这个“太平洋之心”是美国控制太平洋的大本营。关岛基地群位于美属马里亚纳群岛最南端,距台湾海峡、南海、朝鲜半岛距离均为三千公里左右,是美军在西太平洋中最大的海空军基地。这里最主要的空军基地是安德森战略空军基地,美空军第13航空队司令部驻地,驻有空军第13航空队、第634空中机动支援支队与海军第5直升机战斗支援中队,是美战略空军在西太平洋的指挥中心、前沿基地。目前安德森空军基地部署了可覆盖整个亚太的64枚空射巡航导弹并驻有15架B—52轰炸机,该基地最多可容纳150架B-52轰炸机。在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海湾战争中,安德森空军基地都是重型轰炸机部队的驻地。美国驻关岛陆军:约40人。空军:约1600人。航空队司令部1个(第13航空队)。海军:1850人。第3海上预置船队,(海上预置船4艘,配属1个陆战队远征旅),配有海军航空基地与通信、支援设施。关岛基地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人口最密的岛屿关岛上,由设在以关岛为中心的马里亚纳、加罗林与马绍尔等群岛上的基地与军事设施组成,是太平洋地区美军二线基地的核心。关岛海军军事基地与设施主要有:安德森战略空军基地、阿普拉海军基地与阿加尼亚海军航空站。
美军在印度洋的唯一军事基地位于查戈斯群岛的迪戈加西亚岛,位于印度洋中部,可支援中东与波斯湾并控制印度洋海域。基地占地约2700公顷,驻有约1500名官兵,有港口、海军航空站、通信站与其他后勤设施。美国驻迪戈加西亚海军:约1500人。第2海上预置船队,海上预置船5艘(1个海军陆战队远征旅装备)。配备海军航空基地与支援设施。空军:约20人。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是美军在印度洋上唯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综合军事基地。该基地能起降B-52,B-1,B-2等远程重型轰炸机。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是英属印度洋领地的一部分,由英美共建,主要由美军运作。迪戈加西亚岛是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岛最大与最南端的珊瑚岛,是英属印度洋领地的一部分。距南亚次大陆最南端约1900多公里,地处好望角、新加坡、红海、澳大利亚间多条航路的会合点。
中亚基地群深入欧亚大陆腹地,夹在中、俄两国之间,本来没有美国的军事存在。阿富汗战争后,美军有在中亚确立长期军事存在的趋向。目前美已在阿富汗周围9个邻国建立了13个军事基地,其中在中亚有四个靠近新疆。
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群的最大薄弱环节在哪里?太平洋。美国从夏威夷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到东亚与东南亚的军事基地群似乎早已环环相扣,但美国本土针对中国周边的军事投送能力毕竟耗不起太平洋漫长的运输线带来的昂贵的军事后勤保障成本,尤其是在我军越来越有把握从物理上摧毁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的前景下。回顾世界战争史,北非、西亚、南欧、南亚、东亚与拉丁美洲等地的古代文明因为孤岛效应而根本打不起来跨大洋战争,近代西欧列强凭借其陆半球地理中心的天然优势而得以瓜分全球殖民地,现代美国则只能通过相对较窄的大西洋控制其欧洲盟国以维持其全球霸权。中国的古代文明未曾断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本土离西欧这个陆半球地理中心最远,现在的胡塞武装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则因为离美国本土最远而敢于以小博大。“9•11”事件发酵后美军越来越关注所谓“不稳定弧形带”,该地带由加勒比海沿岸、非洲、高加索、中亚、南亚与朝鲜半岛诸地区构成,能源蕴藏量丰富,但内部危机重重且不断向外扩散,所以越来越被美军视为对其自身利益的重大威胁。与中俄等第二梯队大国与伊朗这样的敌对性地区大国不同,“弧形带”构成的主要是恐怖袭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海盗活动、毒品泛滥、难民流动之类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付这类威胁,大型、永久基地显得代价高昂又不合时宜,美军需要更加灵活机动、小型化的“靠前部署”。为此,美军在“弧形带”周边寻找新的基地加强布防,通过调整驻军方式与缩短驻军期限将小型基地“浮萍”化,等等。反过来看,中国反制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的地缘政治重点理应是在北印度洋而不是西太平洋。
冷战结束后美国选民极力反对庞大的军事开销,美军驻外军事基地与人员大幅减少。二战后爆发的世界各地局部战争都有美军参与,而美军在世界各地的快速反应能力多数是靠其强大、庞大的驻外军事基地。在美国官方列出的清单中,美国的近三百个海外军事基地被忽略。譬如,美国在非洲建立的军事基地有34个,但美国官方给出的数据显示,美国在非军事基地只有4处。美国在海外建立的军事基地至少有800个,但在不断建造海外基地的同时维护基地的费用也越来越大。美国海外基地每年的维护费用至少在200亿美元以上,但美国的某些机构经过调查后发现,美国向海外军事基地投入的资金至少不低于1500亿美元。美国的军事部署是全球性而非内部性的,其在世界70多个国家维持着约800个军事基地或军事设施、与数十个国家维持着军事同盟关系并在超过150个国家有军事存在。为了落实其海外军事部署与统筹协调其全球数百个军事基地与数十万驻军,美国将包含本土在内的全世界(包括南北极在内)划分为六大战区。美军太平洋战区最早能追溯至二战结束的驻日美军与朝鲜战争结束后的驻韩美军,负责自美国西海岸至印度洋、东亚、南亚、东南亚与大洋洲在内的防务,该战区的军事基地主要分布于日本、韩国与关岛。美国在太平洋战区驻军逾15万,为其海外各大战区驻军人数之首。其中,包括作战部队与国民近卫队、预备役在内的准军事人员在内,美国分别在日本与韩国驻军3.96万人与2.38万人,分别位居美国海外第一大与第三大驻军目的国。苏东剧变后海湾战争、印巴冲突与台海危机的爆发导致中东、南亚与东亚安全形势迅速恶化,美国被迫将其海外军事部署的重心转移至这一更不稳定的“动乱之弧”,即从中东、南亚到亚太地区等不稳定地区构成的弧形地带。作为两洋国家,美国此前维持的亚太地区与大西洋舰队军力部署的均衡局面。如果这种战略调整成功,美国传统的两洋均衡局面将被打破。二战后美国的这种全球性军事部署的战略收益一目了然:第一,在关键时期,美国各个海外战区的军队会直接参与本战区的军事行动,比如其负责中东北非与西亚地区防务的中央战区曾直接参与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轻而易举生擒萨达姆。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直捣喀布尔并成功击退塔利班政权。伊斯兰国坐大后,美国利用其在土耳其的空军基地实施轰炸。第二,军事威慑与安全保障。数以百计的海外军事基地能直接威慑潜在的敌国,而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的存在还能体现其履行对盟友安全承诺的决心并为其盟友增强信心。第三,在和平时期,美国常驻海外军事人员还能与其他国家开展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反恐等安全合作,亦能与相关国家开展海上救援等非军事性合作。
但美利坚大学副教授大卫·维尼曾先后于2009年与2015年出版《耻辱之岛:美军迪戈加西亚岛军事基地秘史》与《基地之国: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如危害及美国及世界》抨击美国的海外军事基地及其恶行,比如英美两国为了保证该军事基地的绝密性而共谋将迪戈加西亚岛的查哥先原著民强制迁徙到毛里求斯与塞舌尔群岛等地,背井离乡的原著居民或被迫流离失所或陷入持久的贫困。维尼的《基地之国》一书则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分析了美国数百个海外军事基地与设施的负面意义:激化地缘政治紧张并催生全球范围内的反美情绪、美国通过这些海外基地与“独裁者”展开合作的行为有损美国的民主理念、关岛等当地居民有因此而永久沦为二等公民、滋生军队性暴力、破坏环境……2016年《时代》杂志刊出《为什么我们要关掉美国的海外军事基地?》一文,痛陈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并极力呼吁关闭美国的绝大多数海外军事基地。
西方军事专家反对美国继续维持海外军事布局的理由主要有五个:第一,给美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安全负担。美国的海外军部署在往往以安全同盟的形式为前提。同盟必定意味着“团结一个/批国家,对抗另一个/批国家”,各方一旦缔结安全同盟,则缔约各方必须共同应付所有缔约方的安全威胁。恰如《北大西洋公约》所说的那样:“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如此一来,美国既“朋友遍天下”也“敌人遍天下”。在特定情况下,一旦其任一盟国卷入战争,那么即便美国本土并未遭受任何威胁,美国也必须参战以履行盟国义务。简言之,过度的海外部署与安全同盟体系使美国承担了过多的安全责任并面临被动卷入不必要的战争的风险。第二,恰如维尼指出的那样,美国极富进攻性的海外军事布局也极大地激化了地缘政治紧张。以国人熟知的朝鲜半岛危机为例,美国仅在韩国便有约十个主要的军事基地与2.5万左右的常驻作战部队。鉴于美军的这种进逼态势,仅在咫尺之外的朝鲜难免担心。在这种极不安全的国际环境下,朝鲜政府的一系列反常举动显然并不“反常”。第三,没有起到预期的威慑效果。支持者认为美国的海外军事布局能对潜在的敌人实施战略威慑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以冷战后北约东扩为例,作为冷战两极对立的产物,北约在冷战结束后一度被认为面临解散的风险。但在美国的主导下,北约不但没有解散,反而在此后不断东扩并直逼俄罗斯近邻。上世纪末,美国为首的北约不顾俄罗斯的坚决反对强势介入科索沃战争的行为令俄罗斯举国震动。普京签署于2000年签署命令通过了修订版的《俄罗斯国家安全概念2000》婉转地表示“特定国家与特定政府间联盟试图削弱包括联合国与欧安会在内的既有国际安全保障机制”。该文件是科索沃战争之后的直接产物,因此该文件中所谓“特定国家与特定政府间联盟”其实就是指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但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显然无视了俄罗斯的这种顾虑并不断继续推动北约东扩。在美国的援助与支持下,俄罗斯邻国格鲁吉亚不断与俄罗斯疏远并最终反目。俄格战争后俄罗斯发布的《面向2020年的国家安全战略》第17条明确指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仍然试图将其联盟的军事设施向俄罗斯边界附近地区扩张”,这种“试图赋予北约以全球性功能的做法与国际法规范背道而驰”并认为这些对俄罗斯来讲“无法接受”。但美国此后依然继续无视俄罗斯的战略顾虑并如出一辙地介入乌克兰危机。最终俄罗斯成功兼并克里米亚,乌克兰也因此而陷入旷日持久的内战。作为二战以来极为少见的主权国家分裂与领土变更的地缘政治事件,“俄格战争”与“乌克兰危机”极好地表明了美国主导下的北约东扩及其盲目介入地区争端的行为并不有预期的或美国政府宣传的那种威慑效果。第四,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政治风险。以美日双方关于冲绳基地问题的争执为例,位于日本冲绳地区的普天间机场移交美国海军后发展为重要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空军基地。由于该基地位于城市中心,战斗机的飞行演练往往给当地市民造成极为严重噪音与空气污染。1995年,美国驻冲绳士兵强奸当地少女的时间也引发了冲绳地区的游行抗议与独立运动。第五,美国海外军事存在也给美国带来了极为沉重的财政负担。据兰德公司初步统计,美国维持一个海外军事基地平均需要5000万美元至2亿美元。就人均而言,美军海外军事人员每年度约需要1万至4万美元。至于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的整体开支而言,美国参议院2013年曾就此而发布《关于美国海外军事部署的开支及盟国贡献的调查》的调研报告。根据该报告,美国每年度需为此支付100亿美元的开支(其中百分之七十用于美国在德国、日本及韩国的军事基地)。但根据美国政策研究所的统计,该组织的一份报告称,美国2008年至2010年间平均每年约需开支2620亿美元维持其海外军事行动。由于庞大的海外军事基地与海外驻军,美国整体的军费开支也因此“突破天际”。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统计,自1988年以来,美国军费长期占到海外军事开支总额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2000年后美国军费因为数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而直线上扬。短短十年间,美国军费开支由4147亿美元陡增一倍,其2010年的军费开支约占全球军费开支总额的42.64%之多。此后美国军费开支小幅度削减,但直到2015年其所占全球军费开支总额的比例仍然高达33.87%。如果将美国与其他主要军费开支大国相比,美国年度军费开支约等于全球军费开支前12位国家中剔除美国之后的后11位国家军费之总和。此外就军费占GDP的比例而言,美国2013年军费开支占GDP的比例高达5%左右,其核心盟国韩国、日本与北约除美国以外的其他成员国的这一比例则低至2.5%、1%与1.5%。
冷战结束后美国发动了一系列海外大规模军事行动,这一时期的美国处于“孤独的超级大国”时期且经济形势尚好,但其多项军事行动耗资颇巨。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美国对盟国防务开支分担不均的怨言不断发酵,2016年大选的数位候选人无一例外地抨击日韩与北约盟国未能切实履行国防开支必须达到GDP的2%的这一基本义务。特朗普曾反复指责日本、韩国等美国盟友“搭便车”并明确称北约这一组织已“过时”,甚至半带威胁地表示如果其他盟友不自觉履行应有责任则“美国必须要准备好撒手不管,让这些国家自己保护自己”。特朗普曾在其总统就职演讲中直言:“我们一直援助他国军队却让我们自己的军力消耗殆尽;我们一直捍卫者他国的边疆但却疏于看管自己的国门;我们在海外挥金如土却坐视国内基建的颓败沉沦”,扬言“从此刻开始,美国优先!”鉴于美国三权分立的政体,特朗普一人的政治意见恐难以完全扭转美国长久以来的军事部署。但恰如王缉思等看透的那样,由于国力的相对衰落与数次军事行动对美国经济资源的巨大消耗,美国最晚自奥巴马时期逐渐进入一个所谓的“韬光养晦”时期,即海外战略收缩并将主要精力放到国内的发展上。特朗普所谓的“美国优先”远非一时兴起,也绝非其一人之“政治意见”。特朗普的外交战略是对奥巴马政府既有战略的继承与发展,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宫,至少在未来四年之内对其既有的海外军事部署的战略重组将是美国调整其对外战略的“新常态”。
抗战期间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提出的“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但国军丢东北、失华北、弃华东后“亡国论”一度甚嚣尘上,可见战争不仅是国力军力的激烈碰撞,更是思维理念的直接对抗。兴训胜战,决胜于未来,我军不仅需要上马快干,更需要冷静思考,海纳百川,树立前瞻务实的思维。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过:“近代以前时期的各种文明中,没有哪一种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先进、更优越。”落后的民族不一定是贫穷的民族,但一定是思想保守的民族。郑和下西洋后明朝逐渐停止了远航的步伐,错过了历史发展的机遇期。同样怀着中兴幻梦的晚晴朝廷兴建北洋水师,却坚持保船守土的错误国防方针,导致军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民国政府面对日本的重重紧逼,首先想到的不是御敌阻寇,而是坚持“攘外必先安内”。锐利的国防观念则能引领历史的走向,比如毛泽东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这一重要的战略决策,一仗打出了半个世纪的和平,保证了中华民族的战略崛起。国防安全根在国力而胜在思维,没有引领潮流战略思维而缺乏世界眼光而必然沦落到被动挨打的境地。苏东剧变后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快速发展,战争形态、制胜机理的深刻演变,如果不把明天“打什么仗”“对谁打仗”、“怎么打仗”搞明白则后果不堪设想。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我军的武器装备一直处于劣势,但为什么我军一次又一次地打胜仗,尤其是创造出了“猛打猛冲猛追”、“四快一慢”、“零敲牛皮糖”等战术战法?除了战争的正义性与官兵顽强的战斗精神,就是在长期实践中养成了灵活实用的作战思维。用兵在智,胜战在术。军队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武器装备的更新,更离不开相应的战术思维理念的创新。在《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中,分布在中国周边的美国军事基地像绞索一样牢牢套住了中国的脖颈,这场世界各国军队争夺一流的生死较量会否导致思维理念的弯道超车?苏东剧变后世界军费开支前二十名的国家/地区有八个在亚太,多都与中国毗邻或接壤,台湾与朝鲜更是是被位列世界火药桶前三位。这是一场在刀尖上游走的激烈竞争,我军在传统领域跟跑的同时还要敢于超车创新,在新技术新领域更要抢跑先发开新路创一流!创建一流的军队迫切要求指挥员站在全局、前瞻地思考若干重大问题,比如本世纪中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会走到哪里,国家利益会拓展到全球哪些地方?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技术、超材料等颠覆性科技会有哪些重大突破?未来战争形态与作战样式会是什么样子?我军还能在未来战争中“放进来打”吗?还是要平时“走出去护”、战时“推出去打”?毋庸置疑,树立前瞻高远海纳百川的思维才能在未来的大国战争高地中战无不胜。
新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刘华清的《关于明确海军战略问题》报告第一次站在世界高度谋划中国海军海权建设全局,现在我军缺的是像刘华清这样能站在世界军事变革高地的思维与大师。眼下我军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也是一个以快吃慢、新玩法颠覆旧传统的时代,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关键是海纳百川的思维,绝对不能光跟自己比、跟过去比,而要放眼世界与强敌较量、竞争发展。如果缺乏大格局大视野,辛辛苦苦准备的就是昨天的战争而无异于近代版的“马其诺防线”。变革的时代徘徊与犹豫都不可取,中国在本世纪中叶建成一流军队的当务之急是立足未来三十年的发展路径,按“三步走”、“四个现代化”与远中近相互衔接的要求对接好战略安排,形成一个蓝图统起来、干到底的路线图。思维的变革带动视野体系的变革,更需要超前思维人才的支撑。面对“半月形”包围圈的安全形势,俄军打的近几场局部战争,我军打得赢打不赢?必须把胜战的思维牢牢立起来,带头研究战场、研究对手、研究装备、研究战法、研究指挥,积极探索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与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甚至开辟新的作战空间维度,引入新的打击力量,比如中国在世界各地的军事援助与基建工程,石油换基建、矿产换港口……第一,经济角度。由于未能打破欧美对大宗商品的垄断地位,中国在海外买什么什么涨价。最典型的铁矿石,只要中国提高进口量,铁矿石必定涨价,因为全球最优质的、最容易开采的铁矿控股都被西方财团垄断,中国资本一旦意图进入就会导致舆论上的“国家安全问题”。为此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溢价“学费”。世界上同样有大量的资源蕴藏在基础设施落后,不易开采的非洲,中国的企业以互利方式进入,即便是付出一些援助代价,但与被剥削比起来,小巫见大巫。中资企业在非的国民之比大概是1:4,也就是1块钱国家资本配备四块钱民营资本;国家修路,私企卖车,国家通电,私企卖电视,国家通信号,私企卖手机;一鸡六吃,安排的明明白白。不挣钱吗?对施工单位来说,中铁、中铁建下面二十多个工程局及其下属分公司都得养活自己并上交盈利。国内工程赚钱吗?每一个干工程的对国内的工程利润都有个大致概念,何况现阶段大宗商品涨价还可能要赔钱干?海外项目可就挣钱多了,千万别以为给第三世界的小国家干活没钱挣,实际上小国家的重点项目比国内的非重点项目更舍得花钱。小国家是在其核心地区集中花钱,而国内是到处撒网,很难每个地方都高投入,施工难度又高。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破印尼的高铁几个局抢着竞标。第二,政治角度。以前美国通过降息与印钱,大幅度收割全世界的财富,只要是用美元结算的,你就得捏着鼻子被扒一层。以前美国的公司通过诱骗这些小国家贷款,小国家的建设能力又很弱,还是得让欧美公司干,而最终这些工程往往会因为超支或国家的财政能力跟不上,后续资金不足,工程无法完工。到最后基本钱没了,工程也没完工,还背了一身贷款。中国收取的工程款少于欧美国家,甚至会反援助,但这些工程预算本就高出一大截,不会因此亏损。最重要的是,欧美公司就拿不到这些项目,中国强大的基建能力确保工程多数能顺利完工,这些国家负债几率下降,减少了被美国收割的可能性。中国与这些国家用基建换资源,看似用美元计算,实际没有一分美元的交割。国家既扩大了国际影响力,又能打破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抑制与外交包围,比如“一带一路”与对非经济援助。在这上面投入人力物力,宏观上能消化国内过剩产能,金融上能促进人民币结算国际化。在意识形态上中国不能以一种剥削、殖民主义的方式掠夺资源,搞基建则是一种共赢的方式。帮助当地完善基建,提高当地经济与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更有钱的来买中国的产品,接受中国的工业品。第三,军事与国家安全角度。美国敢当世界警察不仅是因为军事强大,其海军空军在全世界都能开都能停,到处都是基地与盟国。中国走向深蓝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海外军事基地,几大洋距离大国远但又刚好在海军作战半径的地方都被占了。美国能有现在的制海权也是二战后到处援助买来的,中国只是摸着美国过河。港口我修的是不?交通要道我修的是不?用的施工标准是我的对吧?“标准轨、中国标准、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与建筑的背后就是一整套中国的工业标准,这意味着你以后若想做大做强而培养相关人才则只能找中国。再者,以后我停个“车”你看是不是刚刚好停下,接个路你看尺寸是不是刚刚对齐?中欧列车要换车就是因为轨道宽度不同,非常影响营运速度。为啥不用不标准轨?运游客方便了,货物也方便了,但兵力与物资也方便了。标准不同,影响的就是生产力,这就是“车同轨,书同文”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只要下定决心就有可能在未来二十年中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海军基地网络并与美国相抗衡。据外国媒体报道,这八个被提及的军事基地分别是位于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赤道几内亚境内的巴塔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喀麦隆的克里比港、柬埔寨的云朗港、瓦努阿图的卢甘维尔港、莫桑比克的纳卡拉港与毛利塔尼亚的诺克少港。这些基地位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南亚、东非、西非、北非与南太地区,对中国海军未来进军全球大洋打造世界级海军对中国的崛起有着至关重要的长远意义。美军高层深信,如果没有海外军事基地的支持,中国就不可能有世界级的海军力量。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后与世界各国通商不可避免地要靠遍布全球的商船,比如中国海军护卫舰在位于吉布提的军事基地此轮流部署,能不间断地为中国等国商船提供全天候安全护航服务,保障中国在全球贸易通道中的畅通无阻。根据外国媒体的分析,吉布提军事基地已是中国海军在海外的重要落脚点,柬埔寨的云朗港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也被认为是中国海军未来可能设立海外基地的地点。美国对中国海军在缅甸的勃生港与孟加拉国的吉大港的关注似乎有所减少,首先是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其次是位于非洲的赤道几内亚的巴塔港、喀麦隆的克里比港、莫桑比克的纳卡拉港与毛利塔尼亚的诺克少港。有西方军事专家认为,这五个港口分布在不同国家,彼此似乎缺乏直接的联系。纳米比亚的鲸湾港已被中国控股,安哥拉的卡宾达港也有传闻称将建设军用码头。这两个港口与前述四个港口都位于非大西洋东岸,因此这一布局与美国有着密切关系。有外媒指出,在考虑经济效率与地缘政治平衡的背景下,中国的海外军事基地策略倾向于“少而精”,即不会如美国一般展开全球性的广泛搜寻。中国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大型军事基地,是支持我军在海外行动的重要支撑点。当前中国全球战略布局的重点关注区域是印度洋与非洲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政治敏感性相对较低,而且相对容易获得。一旦这些军事基地稳固下来,中国接下来的战略眼光将直逼美欧大本营。随着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军事、政治与经济影响力不断扩大,保护其海外利益的需求显然也在增加。中国的军事战略并非谋求全球霸权,但在这一大背景下维护与构建海外军事基地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预计到2030年有可能配备五至六艘大型航空母舰,目标是开展持久的远洋海上行动,与美国海军等全球主要海上力量直接竞争。如果一个国家的海军力量逐渐增强,该国建立海外军事基地也是合情合理的。积极发展海外军事基地,中国的战舰、航母与核潜艇就能自由航行在四大洋,轻松突破岛链封锁在全球的任何大洋中与美军决战。
2024年哈以战争外溢后,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与舰队屡屡被炸,伊拉克亲伊朗武装、胡塞武装与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打击美以军事同盟的武器越来越先进,如果美国继续给哈以战争与俄乌冲突拱火而不是推动紧张局势降温,美国的军事霸权将以美国的金融霸权蓄水池中东的乱局为起点不断向本土收缩。
【文/陈俊杰,本文为作者向红歌会网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