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城乡医保又涨了20元,怪李玲啰?
日前,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个人缴费标准再涨20元,来到了400元。
笔者上周写了篇《主张“免费医疗”的李玲教授有多“罪大恶极”?》然而,城乡医保个人缴费标准再次上调的通知出来之后,各路大V毫不关心城乡医疗保险再次涨价是否完全合理,而是仍旧盯着李玲口诛笔伐。
每人400元,对于这些城市小资来讲,可能算不得什么大的开销;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家庭来讲,绝不是一笔小的开支。
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医保缴费就高达2000元。而种一亩稻子,刨去种子、化肥、农药、机耕、机收、灌溉等项开支,能有六七百元的毛收入就算不错的了,这还没算农民自己进行田间管理的人工成本。
城乡医保说到底也只是“保险”性质,不等同于“保障”。大多数省份的门诊报销是这两年才开始逐步纳入的,限额很低且有起付线,碰到流行病高发期,大多数农民还是在乡村私人诊所自费输液。
对于农民来讲,不断上涨的医保,正变得越来越“鸡肋”,但又不敢不交,一来村干部不停地催,二来万一生一场大病,医疗保险的确能报销一大笔。
前几年因为城乡医保不断上涨,网上传出了“退保潮”一说。今年4月,国家医保局辟谣称“居民医保参保规模与上一年同期基本持平,没有出现所谓的‘退保潮’”。
然而,我们梳理一下数据就不难发现,“潮”的确还没有出现,“退保”的现象却是真实存在的。
2020年-2023年医保参保人数(含职工医保)依次为136297万人、134592万人、133387万人,对应的总人口依次为141260万人、141175万人、140967万人,折算出来的参保率依次为96.5%、95.3%、94.6%。
变化尽管很细微,反映出来的却是真实存在的趋势,不能只是在每年的公报中报一个“参保率95%以上”。
城乡居民医保缴费连年上涨,各方都觉得很“委屈”。事实上财政补贴每年也在上调,今年个人缴费上调了20元,财政补贴则上调了30元,达到了每人670元,每人总的筹资标准达到1070元。但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这些年一直处于紧平衡的状态,根本原因就是医疗开支的不断上涨。
笔者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统计了城乡医保部分的医疗开支情况(未计算职工医保):
2018年-2023年,城乡医保参与报销的医药费总额依次为10613、14406、14080、15107、16382.4、19581.56(亿元),次均住院费用依次为6577、7049、7546、8023、8129、767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