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教育是一场“持久战”
8月29日至31日,巴黎奥运会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访问香港,一共有65名国家队运动员及8名教练,除了网球女子单打金牌选手郑钦文外,还包括乒乓“六金王”马龙、新一代“跳水女王”全红婵等39枚金牌选手悉数前来。
在这3日里,他们进行了3场公开表演,5300张门票在开卖后40分钟被一扫而空,其直播节目《奥运健儿大汇演》在TVB翡翠台播出,吸引了超过135万观众捧场,是当晚及近期的最高收视率。现场气氛热烈,欢呼声不断,可知这场旋风式访问的受欢迎程度。
在这之后,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马不停蹄,继续访问澳门3天。翻查记录,奥运会后,国家队获奖选手访问香港和澳门已有七次,可以说已经是一种惯例了。
8月29日,巴黎奥运会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抵达香港开始访问。新华社记者 卢炳辉 摄
两个特区有此全国其他地方所不享有的专属待遇,一来是代表国家对港澳的关爱,二来也有实质作用:用体育荣耀传递国家荣耀,用体育精神强化爱国精神,可有效加强港澳同胞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换言之,这也是爱国教育的一部分。从休闲的角度看,也不排除健儿们长期接受高强度训练,来港澳一游,也可视为另类的散心假期。
然而,就是在8月31日当天,香港警方拘捕了一男一女,年龄分别为41和28岁,涉嫌违反《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第24条“出于煽动意图作出一项或多项具煽动意图的作为”罪,二人均涉及煽动他人引起对中央及香港特区政府憎恨。
《港区国安法》实施了4年,还有人敢于以身试法,可见香港仍然存在着一定数目的“反中乱港”人士,也证明了爱国教育任重而道远。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固然可以提升港人的爱国情怀,但爱国教育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的是长期有氧运动。
9月1日,内地奥运健儿离港的翌日,正值香港中小学开学日,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向公众分享了“奏国歌”与“奏唱国歌”的不同:“在奏国歌场合你听到奏,可能没什么人唱,奏唱国歌是大家要一起唱,有时大家可能无为意,同学会细声,不知旁边唱不唱好,所以现在提一提,反而大家都知奏唱国歌仪式是大家可以一起庄严及一起投入感情,一起去唱好国歌。”
为什么她会这样说呢?这得回到香港教育部本年度公布的《视学周年报告》,其中批评有学校师生唱国歌时声量微弱。此外,在7月,教育局公布20间学校的“校外评核报告”:在国民教育方面,至少两份报告提及视学人员到校观察时,发现有关学校的学生在唱国歌时声线细弱,建议教师宜加以提点。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