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钧:关于中美同步放水
今天是主席忌日,似乎不应该提其他话题。但是,斗争激烈,容不得我们放松。
这是与一位网友的聊天。
关于中美货币大放水,这位网友使用了“同步”一词,颇为传神,颇有点睛之意。
“放水”,就是大量发行货币的意思。
为什么中美在货币“放水”方面居然能“同步”?中美是什么关系,居然在货币“放水”方面能够“同步”?是商量好的吗?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我看到被尚书省邀请的几位经济学家在讨论中国经济问题,他们最大的问题:
一是没有从货币主权的角度谈中国经济问题,没有意识到,因为相当一部分货币主权旁落于外资、买办金融资本,导致了中国经济实际上分为主权经济和买办经济两个组成部分。
二是没有从所有制角度讨论问题,没有意识到,这两个所有制不同的经济部分,主权经济,是维护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而外资金融资本(特别是美国金融资本)和买办金融资本,是为了侵占中国人民币的货币权利和权力,是出卖和破坏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
三是没有意识到,这两个经济组成部分,是尖锐斗争的关系,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四是未意识到,中国的银行体系,作为客观上控制货币发行权的体系,买办性很强,已经不能正常为发展主权经济而发行货币,相反,这个货币发行体系,却在为发展外资和买办经济而发行货币。
五是即使是中国的银行体系,在货币发行方面,也在边缘化,人民币的发行,逐渐转移到控制金融市场的金融资本手中。
六是所有经济学家,只及现象,未及货币主权、金融主权、经济主权这些本质,他们提出的建议,文不对题。
七是按照这些经济学家的建议,中国经济只会进一步殖民地化,以国有企业和民族企业、个体生产为支柱的主权经济,会进一步受到打击。这和“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制造业2025”“一带一路”等重大政策,是相悖的。
必须承认,客观上,这些经济学家的思维,仍然是买办思维,不识大体。至于他们主观上是怎么想的,不便推测。
中国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是税收不够吗?表面上,的确表现为税收不够,因为财政的唯一来源是利税。根本原因,却是货币发行权不在中央政权,不在财政部,而在银行。而银行,与政权、财政,是割裂的,甚至是对立的,是不服务于至少是不完全服务于中国财政和经济的。
问一个问题,如果中国的银行货币在掌握在货币发行和流通控制权之后,又不服务于中国的财政和主权经济,而是服务于外资金融资本和买办金融资本,那么,我们要这种银行体系做什么呢?
看看现在这些人干的事情,毛主席把他们看到骨子里了。
看看现在这些人干的事情,毛主席把他们看到骨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