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主义越南有没有赫鲁晓夫?其他修正主义有没有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人民日报》1964年7月14日头版头条的《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给赫鲁晓夫“画”了一幅“像”,下文【】中的文字为“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的内容。
根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作者:吴冷西):
从这个时候起,党中央正式决定成立一个中央反修文件起草小组,直属中央政治局常委。组长是康生,我是副组长。
......写成的反修文稿都先由邓小平同志主持会议讨论修改,然后送常委审定。
......一直到 1966 年 5 月开始的所谓文化大革命之前,写作小组集中工作。“文化大革命”暴风 雨来临前夕,这个班子就散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写成的反修文稿都先由邓小平同志主持会议讨论修改,然后送常委审定”。九评是反修文稿的一部分。
我们按照第九评“画像”逐条来对照,越南到底有没有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篡夺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以后,苏联的阶级斗争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赫鲁晓夫实行了一系列的修正主义政策,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使苏联的资本主义势力急剧地膨胀起来。】
1问:“XXX篡夺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以后,苏联的阶级斗争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越修,XXX上台后,有没有“阶级斗争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问:“XXX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使苏联的资本主义势力急剧地膨胀起来”,在越南有没有?
【赫鲁晓夫在“反对个人迷信”的幌子下,丑化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实际上是为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他全盘否定斯大林,实质上就是否定斯大林坚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修正主义思潮的泛滥打开了闸门。】
3问:“在‘反对个人迷信’的幌子......为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为修正主义思潮的泛滥打开了闸门”,在越修有没有?
【赫鲁晓夫用所谓“物质刺激”,来偷换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不是缩小而是扩大极小部分人同工人、农民和一般知识分子之间的收入差距,扶植那些占据领导地位的蜕化变质分子,使他们更放肆地利用职权,侵占苏联人民的劳动果实,加剧苏联社会的阶级分化。】
4问:“用所谓‘物质刺激’”导致“不是缩小而是扩大极小部分人同工人、农民和一般知识分子之间的收入差距”,在越修有没有?
为方便直观起见,笔者在提问时将“苏联”替换为“越南”,当然,读者也可以替换为其他修正主义国家。
现任瑞银中国区副主席,瑞信方正董事长,瑞银证券副董事长,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席,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
现任瑞银中国区副主席,瑞信方正董事长,瑞银证券副董事长,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席,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