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中国帮柬埔寨修运河,越南急了
8月5日,柬埔寨人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
上午9时,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偕同第一夫人碧占莫妮,共同主持了德崇扶南运河项目的开工典礼。超过两万名民众聚集现场,见证这一盛况,整个国家沉浸在喜悦与期待之中。
为了庆祝这一里程碑式的工程启动,柬埔寨宣布全国带薪休假一日。从城市到乡村,处处锣鼓喧天,烟花绽放,各处寺庙钟鼓齐鸣,僧侣诵经祈福,表达着全国上下对运河建设的热烈支持和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正是洪森的生日。
柬埔寨将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为柬埔寨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德崇扶南运河的重要性堪比苏伊士运河对于埃及,或是京杭大运河对中国的影响。运河全长180公里,河道宽100米,水深5.4米,可通行排水量3000吨的船只,工程预计耗时4年,至2028年完工,总投资额为17亿美元。
这条运河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与经济价值。它将直接连通金边与海洋,使柬埔寨摆脱对越南港口的依赖,大大增强柬国的战略自主权。建成之后,柬埔寨的贸易运输便不再需要受制于人,从而真正将国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柬埔寨虽是临海国家,但由于海岸线多被山地所占据,所以可用的港口稀缺,全国仅有的两大良港,分别是西南部的西哈努克港和位于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畔的金边港。目前,这两座港口之间的连接仅限于公路和铁路,运力有限且成本高昂,迫使柬埔寨长期依赖湄公河出海。
据统计,柬埔寨全球货物吞吐量中约有33%需经越南港口进行。金边作为柬埔寨经济支柱——服装制造业的核心区域,一半以上的工厂分布于此,其产品出口需通过驳船运至胡志明市周边港口,而工业原料则反向输入。通过越南运输货物,比从西哈努克港通过陆路转运要便宜得多。2009年,柬越两国签署《水路运输条约》,赋予对方船只“最惠国”待遇,进一步简化了通关流程,也加深了柬埔寨对越南的经济依附。
如今,德崇扶南运河的开建,打通了金边和西哈努克港之间缺失的一环。柬埔寨将能够在自己的内河航道上自由航行,不必再仰人鼻息——正如洪玛奈首相所言,“用自己的鼻子呼吸”。
据官方预测,运河将使柬埔寨经由越南的航运量减少70%,每年为国家带来8800万美元的运输收益,到2050年,这一数字有望攀升至5.7亿美元。由于不必再向越南人缴纳过路费,柬埔寨的航运成本将降低1/3,显著提升其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开启经济发展的新篇章。此外,运河的建设预计将创造约5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优化水资源管理,推动农业发展,加强防洪能力,保护水资源。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