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24-12-03 609 1
作者: 水石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2024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一周年。

  今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入总结了建党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文化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新时代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实践、新要求,深刻回答事关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弘扬了毛泽东文化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文化路线方针,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文化建设的重要文献,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

  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据百度百科解释: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文学艺术及各种制度等。

  文化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由经济基础决定。有相对独立性和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文化具有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和多样性。文化的作用广泛而深远,它不仅塑造了个体和社会行为模式,还影响了经济、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文化则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历史证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进步、繁荣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引着国家的发展方向,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中国,只有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封建专制清王朝的大门,逼迫中国签下了上千件不平等条约。中国被割去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掠夺数亿万两白银。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坠于“华人与狗”的深重灾难之中。从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许多志士仁人,探寻各种救国之路都失败了。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