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小哪吒踩着风火轮出国闹海了!
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一路高歌猛进。
今天再传捷报,下午票房突破95亿,超越《侏罗纪世界2》,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22位、全球动画票房榜第4位。
大家都对这一成绩感到吃惊并且开心,连主创方在年前最乐观的预计也是“可能会达到70亿”。
现在,100亿已经满足不了小哪吒了。
小哪吒已经踩着火风轮到海外市场去闹海了。
《哪吒2》正在登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南非、埃及、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等40多个国家。
海外档期恰逢西方情人节,预售表现堪称现象级。北美一票难求,澳大利亚IMAX场次开票即秒空,新西兰影院只剩逃生出口座位可抢。
《哪吒2》票房不断攀升,使其在国际知名度和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几天前,西方媒体对《哪吒2》的报道主要还是娱乐媒体,《好莱坞报道》称其为“中国动画工业的巅峰之作”。
现在,BBC、《纽约时报》、彭博社等时政类主流媒体也纷纷发表了专题报道,从多角度解读《哪吒2》这个奇迹。
如果说《好莱坞报道》等娱乐媒体注重于市场竞争方面。那么,《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则是出于对美国文化全球垄断地位受到挑战的敏感性。
基本上来看,它们目前对《哪吒2》的报道是比较正面的,“你知道中国团队对制作质量要求有多高吗?五年的制作时间、四个月制作一个场景、来自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民间神话、牺牲自己来拯救家园……”
还有将“我命由我不由天”解释为“中国人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神的手中”。
不过,普通观众是不可能带着这么深入的分析去看电影的,大家只是想看到一部“故事、情节、人物、特效、笑点、泪点都无可挑剔的精彩动画片”。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外国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在美国IMDB网站上,参与对《哪吒2》打分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从开始的8.1分涨到了8.3分,这个分数足以证明该片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复联”终局之战为8.4分)
不服的反而是国内一些人,说这是《哪吒2》方面或海外留学生制造的假象。
难道他们认为近百亿的票房是可以通过人为的舆论引导实现吗?
在Reddit(红迪),老外们讨论非常热烈,也可以说是激烈。
对不少西方人来说,《哪吒2》是他们到电影院看过的第一部中国影片,对于中国文化的魅力,他们说“天哪,我之前都错过了什么?”
还有一些老外看不大懂《哪吒2》的内容,觉得好,是一场视觉盛宴,但不知道好在哪里。
比如,“急急如律令”该如何翻译?翻译了,又是否能明白?这是巫师的咒语吗?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