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过日子,风险更大了?
奴隶会习惯做奴隶,单身狗也会习惯做单身狗。
我们总是把习以为常的生活或理念,视为理所当然。
习惯了做奴隶,习惯了穷日子,习惯了家财万贯,习惯了支配他人,都会习以为常。
哪有那么多理所当然的事儿啊。高速的经济发展,就不是理所当然的,大国的和谐相处,也不是理所当然的。到了婚配年龄就要结婚生子,也不是理所当然的。
昨天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个朋友说,合伙儿过日子,成本越来越高了,风险越来越大了。我觉得此言甚妙,借来一用。
大国合伙儿过日子很久了,大家似乎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二十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大家买房买车,创业上市,富豪榜日新月异。这都是合伙儿过日子后的现象。
但这日子过着过着风险就来了。
合伙儿,不患寡而患不均。合伙儿,老大对合作伙伴是有角色定位的,觉得你越位了当然就不爽,不爽就要散伙儿,散伙儿意味着成本上升风险大增。
于是,关税战、脱钩、断链这种词儿,这几年不绝于耳。
我之所以对合伙儿过日子风险大增发出感慨,倒不是因为关税战,而是因为“大同案”——那个 “订婚强奸案”。
最新的消息是,法院维持了原判,男方判刑三年。
这事儿争议很大。我看了一些争吵,很多是立场先行,诉诸男女对立。认为男方被判太轻的人很多,认为男方太冤的人也很多。骂女方的人比比皆是,骂男方的也不在少数。或许正因为知道争议很大,审判长亲自出面为判决结果“辩护”。
我没有兴趣参与争议这次判决。
让我感慨的还是那句话,合伙儿过日子的成本和风险越来越大了。案件中的原告和被告这俩青年男女,找婚介所、相亲、订婚、送彩礼等等,不就是为了合伙过日子么。否则,哪有这些麻烦甚至牢狱之灾。
这正是此案引发网民高度关注的原因。当下的社会进入“婚恋困难期”,大量的适龄男女处于单身状态,倒不是不想结婚,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就是,要么互相看不上,要么是我看上了你但你看不上我。
由于生理的差异,在这个事情上,似乎男方的怨气更大,控诉女方因处于“交配权”的优势地位而“漫天要价”。
既然说到“交配”,那就揭掉了婚恋的文明外衣。
如果不是基因、荷尔蒙这些东西督促着男人“播种”,他们对婚恋应该不会那么迫切,性交易中也不至于买方多是男性。自古以来,把性当作商品出售的多是悲惨的女性,悲惨的男性往往只能出卖苦力或去战场上卖命。
男人可能更贱一些。男性普遍比女性强壮,可能就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弱小的早就因为不受女性青睐而没能把基因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