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关于"安康"的随想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线上线下使用最多的词语莫过于“端午安康”四个字。人们用它互相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时,可曾想过它对于我们,还意味着什么?
“安康”一词,单从字面上看,意思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一个人生活环境平静,身体精神都处于良好状态;若从广义上讲,大致指的是国家安全有保障,无战事发生,社会和谐,局面平稳,管理有序,运行健康,人民群众能够在安定安全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希望自己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能够实现。
因此,人们在互致“安康”时,不仅祝福当下,还有意无意地承载着对未来的祝福。然而,“安康”的愿景跟许多美好事物一样,从来都不会自然而然地到来到世界上,更不可能从你祝我我祝你的互相祝福中祝出来,而要靠实实在在地干出来。特别是回顾近三年的疫情期间,人们从开始时像遇到洪水猛兽似的惊恐万状,后来逐步站稳脚跟稳扎稳打防疫抗疫,再到现在“动态清零”,胸有成竹科学地应对疫情。其间,“安康”经历了一次从突然远离我们到渐渐又回归到我们生活中的过程,人们怎能不备感它的来之不易呢?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曾经把中国和美西方等各国推到同一个竞争平台上。
中国的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放弃任何一个人,以超凡的胆识和魄力,科学有效地组织领导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把防疫抗疫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排除国内某些人的鼓噪,坚决摒弃“共存”“躺平”之类的歪理邪说,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成功避免了中国防疫的前功尽弃和跌入万劫不复深渊的危险。而那些把天天把人权挂在嘴上,不断指责其他国家人权状况这也不行那也不是的美西方国家,则始终将资本集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资本之所想、急资本这所急,一开始就在抗击疫情与“躺平”“共存”之间摇来摆去,后来干脆向新冠病毒举起“白旗”,彻底“躺平”,“与病毒共存”去了。
面对新冠疫情,两种完全不同的做法必然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
中国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遏制疫情的扩散蔓延,最大限度保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极大降低了疫情对经济的干扰,在全世界率先走出疫情泥淖。尽管其中曾有过反复,但中国人从未被消磨掉与病毒斗争的意志,反而在抗疫中学会了抗疫,越战越勇越有办法,实现了抗击疫情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折。中国抗疫的成功、经济的恢复,不但为自己赢得了持续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也为支持全世界抗疫提供了海量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