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该好好清算中国楼市的“糊涂账”了!
——中国楼市为什么总跳不出“黄宗羲定律”?
自从中国的房地产改革邯郸学步,义无反顾地走上西方式道路那天起,全国各地楼市就不断衍生出不少的“糊涂账”,如果这些 “糊涂账”不加以及时彻底清理,必将引发“黑天鹅”事件,楼市泡沫迟早也会像日本和美国那样被引爆的,甚至整个中国都会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与盲目乐观和盲目自信为转移的。
1.土地出让的“糊涂账”
从理论上讲土地是全体人民共同所有,即: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国家受全体国民所托管理全国的土地资源。但无论是从立法层面,还是从实际执行层面考量,人民根本无法监督、约束国家的土地行政行为,尤其是地方各级政府的土地管理行为:政府愿意卖哪块地,愿意卖多少,愿意什么时候卖,愿意卖给谁,愿意卖多少钱,卖了钱之后盖不盖房子,盖的房子好不好,有没有人买得起,买了之后住没住,卖了地的钱怎么用,钱都到哪儿去了,卖掉的土地是否已经有占补,占补的土地是否严格按规定执行,是否存在卖多补少,或者以次充优,以劣补良情况…没有通报,也没有公告,更不要谈开听证会了,完完全全是一笔笔糊涂账。
2.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的“糊涂账”
国家或者各个城市,从未因域施政、因城施策,从国情、区情、省情、城市实情出发,制定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城市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围绕房价收入比进行严格调控。整个国家楼市调控就象“脚踩西瓜皮滑冰——溜到那儿算那儿”,缺乏长中短期目标和规划,而且常常是一收就死,一放就乱。房价疯狂上涨时,一个个装聋作哑不采取任何实质性手段或有效措施稳房价,任其一路狂飙,直抵天花板,并高位横盘,把广大的“六个钱包”未来那点可怜的潜在财富洗劫一空。楼市改革红利从未真正做到过让利于民,房价稍微下降时,各级地方政府就使出浑身解数,拼命地保房价,不让房价理性回归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所能承受诉合理区间,生怕从老百姓已经很干瘪的钱包里少榨出一分甚至一厘钱,真是丑态百出、吃相实在太难看了,太没本事,也太没有出息了。
3.房子够不够住的“糊涂账”
中国究竟有多少套房被囤积居奇?究竟有多少套房在长期空置着?又有多少栋多少套烂尾楼?多少人是炒房,又有多少人是纯粹的刚需?还要建多少套房才能满足所有刚需的合理居住需求?如何做到房地产资源的综合有效合理利用?这些总不能几十年都是一笔笔糊涂烂吧?不能总是单个房企攻城略地扩张有目的、有计划,而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却像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盲目无计划地乱盖乱建一通吧,房子过剩了又疯狂地“倒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