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燧:J20,J35海军型之争

2022-08-29 3704 0
作者: 星燧 来源: 红歌会网

  最近网上曝光了这么一张照片。一群海军军官来到某研发基地参观,但是非常突兀地在照片的左侧出现了一个隐形机的机头。

  有人据此推测是歼20,又有人推测是歼35,两者吵得是不可开交。

  其实歼20和歼35的海军型之争由来已久,各自都有不同的拥趸。

  每派都提出了一大堆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

  有星友在后台留言,希望星燧谈谈这个问题。

  那么星燧就简单地讲讲J20,J35海军型之争的问题。

  星燧认为,要想讲清楚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回到当年的中国首架隐形机竞标这一里程碑式的飞机研发经典历史上来。

  在J20以前,中国主力战机的研发,基本都不是采取竞争的方式,而是上级指派。安排给哪个研究所,哪个研究所就去做研发。

  这种方式在历史的某个阶段曾经起到过一定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时代,而且弊端非常严重。

  军队,特别是具体的使用单位,空军和海军,对此是有不少意见的。

  在歼10和枭龙的研发中,开始大规模地引入竞争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的好处是飞机的性能大幅地上升,但是成本却大幅地下降了。

  军队对于这样的情形,非常满意。

  于是就在中国首架隐形机的确定设计与建造单位中,不再采取上级指派,而是采取严格竞标的方式确定。

  另外,军方并不仅仅在确定设计与建造单位这一重大问题上采取竞标方式。

  在全过程的设计以及全过程的建造中,全部采取极为严格的全程竞标方式。

  这在中国的主力战机的研发建造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军方特地为这次确定设计与建造单位,组织了极为严密公平的竞标考核标准、考核流程以及考评专家组。

  就在这种新中国历史上最为严格的竞标过程中,这种创造了中国主力战机研发纪录,创造了中国主力战机研发里程碑的过程中,只有611所的J20战机通过了严的考核,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当时参与本次竞争的其他型号全部失败,包括609所的歼31。

  不甘心失败的609所,决定继续研发歼31,走出口的道路。

  在一系列的运作下,歼31成功地被确定为出口型隐形战机。

  重要装备完全采取竞标的方式。竞标胜利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从竞标失败的方案中挑选一种可行性比较强的继续研发,成为出口装备。

  这就成为了一种军方研发重要装备的固定模式。

  就是这种模式,后期也被陆军采用了。比如说在新型轻型坦克的研发竞标过程中,取得竞标胜利的型号就是现在的15式轻型坦克。

  竞标失败的型号就是出口型的轻型坦克VT-5。

查看余下7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