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一场表面风光无限、实际难掩尴尬的葬礼
厉以宁先生2月27日离开了这个世界。
人民日报、人民网、北京大学发了讣告,多家媒体也做了这样的安排。北大率先给这位教授进行了盖棺定论:“中国共产党党员、民盟中央原副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著名经济学家、杰出的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2月27日19点31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北京大学已成立治丧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全校师生沉痛悼念厉以宁先生。”其他的话好说,“杰出的教育家”这样的定性,由其所在工作单位来做,是有些“逾制”的。这些盖棺定论的话,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厉先生生前的头衔,不是厉先生死后的“著名”“杰出”这样的“谥号”,而是“全校师生沉痛悼念厉以宁先生”这句最能体现其社会声望的说法。但是,是不是北京大学的师生都沉痛悼念厉先生,我看是可疑的。
显然,这是要为厉先生办一场生荣死哀、庄严肃穆的盛大葬礼,以符合厉先生生前的身份地位和社会影响。
生荣,厉先生已经有了,除了在全国人大、政协的职务,他还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泰山北斗”,门下弟子有太多达官显贵。所以,可以预见,厉先生的灵堂前,必然是达官显贵一群群吊唁,场面应该是非常宏大的。
我注意到了多家网站的报道,不吝赞美的词句,也有些弟子开始写回忆文章,寄托哀思。不过,要准备一场备极哀荣的葬礼,仅仅有达官显贵是不行的!没有众多街坊邻居的流泪,这是肯定非常大的缺憾,也显得极不严肃。似乎,越是被捧得高的大学者,越需要这街坊邻居、普通百姓出现在葬礼上。
应该说,作为当了一辈子教授、“桃李满天下”的著名经济学家、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动员一些非富即贵的弟子出面,铺排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这个实在是太容易了。但是,非要让无数普通百姓、街坊邻居也出来撑场子,则其弟子们无论多么富贵显达,却也是无能为力的。甚至,弟子们的富贵显达反而不利于动员普通街坊邻居为这样著名的经济学家哭丧,不利于这场葬礼的哀荣、肃穆。我看,这也是这场葬礼的美中不足,而且,这个美中不足,似乎有可能让这场盛大葬礼显得尴尬,让出现在这场葬礼上的厉门弟子感觉脸上无光:怎么他们眼中这么著名的、杰出的、泰山北斗式的大学者,举办如此轰动的葬礼,就没有几个街坊邻居过来祭奠一下呢?如此,即使金玉满堂、象笏满床、花圈摆出几里长,却也显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而且,越是葬礼盛大,就反衬出场面空旷,反衬出不够肃穆、不够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