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与其让一个和尚有水吃,不如让三个和尚有水吃
摘要:红歌会网5月22日发表的“一碗饭分给两个人吃,香港解决就业问题的启示!”一文观点很有启发性。笔者认为,对“共享”一词的理解范围不应局限在某个物品上(如共享单车),而应把“共享”范围加以拓展与创新,例如可把某些就业岗位也纳入“共享”范围。笔者建议通过定期动态轮岗制来实现某些就业岗位的“共享”。形象的讲,在“一碗饭分给两个人吃”基础上再进一步,让“三个和尚”(老动画片名)“共享”同一就业岗位,让“三个和尚”都有水可吃,都有业可就。这种定期动态轮岗就业模式不需要投入任何资源、能源与资金,就可通过“共享”方式在同一岗位上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而要使共享发展理念落在实处,取得实效,必须进行制度优化与创新。共享的基本意思是分享,是指将一件物品的使用权与其它人共同拥有(如共享单车),笔者以为共享范围不应局限在某个物品上(如共享单车),而应把共享范围加上拓展与创新,例如可把某些就业岗位也纳入共享范围,具体怎么做!?笔者提出一项可创造大量新就业机会重要建议即定期动态轮岗制。
一 低端高薪现象有违社会公正,不利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今年,由于疫情“后遗症”等多种原因,就业压力极大,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必须进行制度上创新。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律是供求关系规律,无论是商品,还是劳动力,只要供大于求,其价格必然下跌,且供大于求幅度越大,下跌幅度越大,与“物以稀为贵”相对应的是“货多不值钱”。在社会上,有大量的诸如司机、保安、保洁、出纳、打字、文员、管库、服务员、收发接待、图书资料管理员等技术含量低的低端岗位。由于这些低端岗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能从事这些低端岗位的低学历人员多如牛毛,形成过度竞争的局面,这些低端岗位劳动力薪酬标准必然是“货(人)多不值钱”,月薪基本上在3000元左右,是典型的低端(岗位)低薪。而在国企特别是垄断行业国企却存在有违市场经济规律的低端高薪现象,比较典型的是有媒体报道称,某些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员月薪居然高达8000元(甚至上万月薪)与10万年薪的不合理现象。与之类似的是银行柜员,其工作复杂程度虽比公路收费员工作高一些,但其工作性质却是类似流水线式标准化重复操作的熟练工,技术含量也不算高,但有媒体报道称,在某些银行的大城市网点,只要银行柜员是所谓在编正式工,就可拿少则七八万甚至十多万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