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人民公社时为什么一个家庭可以养活七个孩子?


  今日读到了一位80后的帖子(今日头条:首发2023-11-16 06:00·夏雪09)。他说:“我是八零后的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一天也没经历过,真不知道那三十年是个啥样子。我们家从爷爷那代人就是在武汉,更不知道那时的农村是个什么样子。”“小时候常听奶奶说那个时候怎么怎么好,但那时太小也不懂事。如今奶奶也离开了我们,所以头脑里留下太多太多的为什么?”

  他的第一个为什么是:

  “为什么那时候爷爷一个人上班,他的工资能养活一家五口人呢?我有个表姨奶奶是襄阳农村的,她有七个孩子,不是说那时农村很苦很苦的,我七个 表叔表姨们都是如何长大成人的呢?”

  本人是59年的,经历了人民公社的大部分时期。对毛泽东时代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因此,在这里我想就这个问题作个回答。

  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一个工人,养活一个五口之家,这是比较普遍的情况。那时社队办厂的工人工资一般30多元,国营企业和大集体企业要高一些,四、五十元的工资是大多数人的状态。那时粮食和豆制品等都是定量配给,价格低且稳定,另一方面,孩子上学费用很少,医疗费厂里可以报销,加上住房有分配。因此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一个五口之家,是很正常的事情。

  相比于城市,农村的家庭则大多是七、八口人的大家庭。有个3、4、5个孩子,再加上一两个老人,再加上夫妇两个,那就是七、八口人了。尽管那时社员的负担很重,但大多都是能够负担孩子的生活费用,直到成家为止。

  在人民公社时期,从物资供给的角度看,相对来说是比较贫乏的,不能与今天相比,但比之以前当然是要好。我小时候,连日常用品都要带一个“洋”字,例如“洋钉”,“洋火”、“洋皂”等等,那时我国工业薄弱,产品短缺是非常普遍的。但是,若从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来看,却是富有的。一对夫妇能够抚养两个孩子,那是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而如果能抚养三个及以上的孩子,那是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了。如果夫妇两个孩子能抚养四个孩子,那扩大再生产的增长幅度就达到了100%。从1956年到1983年这二十多年,我国人口增加了四个亿,人口的增长率达到60%以上。许多人认为人民公社体制不适合我国农业的生产力状况,超前了,太先进了。但人口增长的铁一样的事实却说明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是大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许多人把发展生产力理解为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却对人的自己的发展这个最重要的因素排除在外,这是很荒谬的。在体力劳动为主体的经济环境中,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人口的增加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体现。而且人口的大量增加,这本身也说明了财富的大量增加,只是这些财富被快速增长的人口消费了,并已经形成了现实的劳动力。许多人不停地说,人民公社好,就是吃不饱,那你有没有想过,这增加的4亿人,要额外多消耗多少生活物资和粮食吗?还有更多的人则认为人民公社是失败的。但失败的人民公社怎么能使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在二十多年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呢?农业生产力水平从能够养活6亿人发展到养活10亿人,这都叫做失败,那怎么才算成功?事实上人民公社的实践没有失败,但被许多人感觉失败了。这就像我们许多人观察到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傍晚在西边落山,因而他判断说太阳是围着地球转的。你若告诉他,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他偏要说,太阳就是围着地球转一样。因为许多人习惯于从自己的感觉出发。一个如果只是从感觉“吃不饱”出发来评价人民公社,那你是没有办法的。井里的青蛙天天在看天,他只相信他的眼睛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你硬要告诉他天是无限大,他怎么可能相信呢?

  为什么人民公社时期的劳动者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呢?

  一,人民公社通过集体生产组织,把我国以个体经营为特征的原始状态的农业生产力转变为社会化的生产力,从而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条件。

  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在二十多年之间所以有大幅度的提高,首先得益于集体生产力的优势。

  集体的力量使我国农村较快地实现了电力化。这为农业水利化创造了条件。

  大量农业水利工程的展开,灌排系统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状态。

  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集体生产方式,使农业生产在土、肥、种、管、密、保、工等方面不断优化,从而从多个方面为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我国人口快速增加使粮食生产的压力增大,促使人民公社千方百计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改进农业生产工艺,实行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则又反过来促进了人口的不断增加,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互相满足,同步发展的。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生产队体制,形成了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人民公社经过头三年的挫折之后,进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调整,从1963年之后人民公社进入了正常发展的轨道。从1965年起我国粮食产量开始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上升通道。随着水利工程的展开,农田改造工程的进行,以及农业生产的肥、种、药及农技服务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我国粮食产量增长出现了加速增长的趋势。

  在生产队,采用的是工分分配制度。这是反映社员劳动投入差别,并按照这种差别进行个人年终分配的制度。工分不同于工资,它是社员参与集体生产成果一一现金和粮食分配的系数。因此,在具体的劳动场景中,社员是需要去争工分的。只有你做得多了,那你的工分比例才会与其它人相同或更多,从而参与分配的系数越大。因此,工分制使劳动者在劳动者争先恐后、相互竞争,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按劳分配制度。

  在年终分配时,粮食按照工分粮和口粮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然后再由工分收入来找补。口粮按人分配,这是按需分配,保证了每个生产队人口有基本的口粮保证生活需求;而现金收入与工分粮则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的基本原则。

  许多人把采用工分制的生产队叫做平均主义。这是一种误解。按劳分配是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的差别进行分配。在体力劳动为主体的情况下,在劳动力按照男女老少特点分别安排农活的情况下,大家在劳动方面的差别本来就不大,因而在收入差距也不会太。譬如同样的强劳力,在送公粮时,大部分人一担挑75公斤左右,个别人可以跳100公斤左右,在体力差别方面当然是有限的。同样实现按劳分配,如果是机器化生产,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状态差别就会较大,而如果是在智力劳动的场景中,劳动者的劳动状态的差别会很大。因此,生产队时社员劳动收入差别不大的原因根本就不是什么平均主义,而是农业劳动还处于体力劳动且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情况下原因。

  与按资分配相比,按劳分配是基于劳动者提供劳动量的差别进行收入分配,因而其收入差别本来就要小得多。参照按资分配造成的收入差别大小来评价按劳分配情况下的收入差别,这是不懂按劳分配的荒谬做法。

  三,以社员需要为中心,人民公社形成了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体制,提供了相对富裕的公共产品,形成了适宜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人民公社,社队干部大多深入一线,与社员群众打成一片。公社党政干部领导体制真正是服务人民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服务农业生产方面的则有农技站、农机站、种子试验地、还有定期的或不定期的农技培训班等等,其它还有供销社、信用社等服务机构和体制。

  在面对广大社员生活需要方面,人民公社形成了面向社员的文化教育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使农民在孩子上学,医疗需要方面既十分方便,又费用很少,从而使大家没有这方面的压力。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民公社体制,形成了一种与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完全不同的新的生产方式,那就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说的消费价值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是以劳动所有者为主体,按照劳动者的劳动差别进行产品分配,由劳动者按照各自的劳动量提供的多少进行生产成果的分配。这是人民公社体制区别其它一切产权体制的地方。消费价值生产相比于剩余价值生产方式的特点,在于它是以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水平的提高为生产目的的。其生产方式是物为人服务,而不是物统治人。因此,即使人民公社时期整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很高,但还是使我国人口的数量和素质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与提高。人民公社的发展不仅使人口快速增长,同时也使人的文化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中学教育的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状态。这也成为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