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夫:古有“禁止带弓箭”,今有“实名买菜刀”

2024-02-21 1404 0
作者: 肖志夫 来源: 红歌会网

  【公孙弘画像】

  近日笔者有幸为吴高林先生的《资治通鉴》英译本第三卷做校对,看到《资治通鉴》汉纪十一汉武帝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124年)有这样的记载:

  (丞相)公孙弘曾经上奏汉武帝说:“十个强盗拉满了弓,能使上百名官吏不敢向前。请下令禁止老百姓携带弓箭,以利于地方治安。”汉武帝将此建议交朝臣讨论。侍中吾丘寿王表示反对,言道:“我听说古代人制造出五种兵器,并不是为了相互攻杀,而是用来制止暴力、诛讨邪恶。秦朝兼并天下,销毁兵甲,折断刀锋,后来老百姓用农具、棍棒等相互攻击,犯法之人日益增多,盗贼防不胜防,终因大乱而亡。因此,圣明的君主对百姓以教育感化为主,而减少防范和禁令,知道那是靠不住的……况且禁止使用弓箭的原因,是为了防止盗贼用弓箭攻杀和劫掠。攻杀、劫掠是死罪,却不能禁绝,说明那些大奸大恶之徒对重刑并不退避。我恐怕坏人持弓箭害人而地方官吏不能禁止,平民百姓却会因用弓箭自卫而触犯法律,这是助长坏人气焰而剥夺百姓的自救手段。我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奏章呈递上去,汉武帝以此诘问公孙弘,公孙弘无言答对。

  从公孙弘看来,老百姓携带弓箭对官吏是一种威胁,对地方治安也构成隐患,所以一旦禁止,就可以消除威胁,去除隐患。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但吾丘寿王认为:第一,如果弓箭作为一种武器,那是用于制止暴力、诛讨邪恶的;第二,下达禁令禁不住坏人,反而让好人丧失自卫的手段;第三,以秦朝为例,“销毁兵甲,折断刀锋”又怎么样?还不是短短的14年秦朝便灰飞烟灭了!第四,禁令“是靠不住的”,必须重视教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看到这段史记,不由得让笔者想到前些时候网上疯传的一个搞笑段子,话说一位大领导到一菜市场视察,走到一肉摊前问:“肉不错,生意怎么样?”答:“平时挺好,今天一斤没卖。”“为什么?”“因为您来了,顾客不让进。”“那我买2斤。”“不卖。”“为什么?”“因为您来了,刀不让带。”“刀没带也行,就买这一整块儿。”“那也不能卖。”“又为什么?”“因为您没来时每斤35元,您来了一斤20元,卖一斤亏15元。”“那就按每斤35元来一块儿。”“那也不卖。”“这又为啥?”“因为我不是卖肉的,我其实是个武警。”“把你政委叫来!”“政委在那边卖海鲜。”……

  虽然这只是作为一个搞笑段子,但确实是真实写照。我们对于大领导的安保工作是何等重视,又是何等精细缜密,所经沿途需要清场,两边楼房不能开窗,视察点的群众由公务员假扮,买菜刀也要实名登记,雨伞也过不了安检……这些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笔者感叹:如今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咋就落到如此地步?真是悲哀!

查看余下4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