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辛:关于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思考
在《知乎》上有人问我:“有人说:历史的进程是固定的,所谓伟人只是历史节点出现的某个人。你怎么看?”
我的回答如下,抛砖引玉,希望得到网友们的批评指正。
这个问题涉及到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在《矛盾论》里有这样的经典断语:
——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拿列宁的话来说,叫做“在相对的东西里面有着绝对的东西。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同样的道理,本质蕴藏在现象里,必然性蕴藏在偶然性里。
毛泽东在另外一个场合说过:“必然性是藏在偶然性中间的。”
同样,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即必然性,但这种规律并不是直接地,或者直线性地表现出来,而是通过纷繁复杂的,充满偶然性的历史现象表现出来的。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玄。但其实,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这种关系,无所不在地存在于我们身边。
就以抛硬币为例吧。落地时哪一面向上似乎纯属随机,毫无规律性可言,但抛的次数多了以后,一个规律就呈现出来——正面向上的次数与反面向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当抛的次数足够大时,两者的比例就趋向于一比一。这就是必然性蕴藏于偶然性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物理学上也是如此。一大群分子看起来杂乱无章的个体运动,在总体上却表现出单个分子无法体现的宏观热力学规律,这个规律可以通过对数量极大的分子群作统计分析而得知。
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恩格斯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因此,每一个个体都按各自的愿望行动,其行为因各自的“特殊的生活条件”而各异;不同区域的人群因其各不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发展状况,所以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出现各种看起来似乎纯属偶然的历史事件。然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的“总的结果”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归根结底是由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人的意愿所决定的。因此历史发展是有内在规律的,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只不过这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要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事件表现出来。
正是基于这点,才有了教员那句伟大的格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从世界历史来看,从野蛮到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又各不相同,不是表现为“固定的”划一的历史进程。
在影响各民族发展的因素中,是否出现能引领社会进步的伟大人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历史上因出现伟人而极大地促进社会进步步伐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在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就是一个特别显著的例子。邓小平说:“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事实上,从中共党史可以清楚看到,如果没有毛主席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尽管还有那么多英雄豪杰,但中国革命还是很可能会败在蒋介石手里,中国的历史就大概率会极大地改写了。
毛泽东的出现,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且不说他具有常人不及的天赋,品格,气魄,又正好诞生于中国大变革的时代,本身就带有偶然性;他能够在几十年的枪林弹雨中存活下来,成为“幸存者”,就纯粹是偶然性(他说:“我打了二十五年仗,由于偶然性,我没有被敌人打死。我准备了好多次了,就是不死,有什么办法!多少次好像快死了,包括你说的战争中的危险,把我身边的卫士炸死,血溅到我身上,可是炸弹就是没打到我。”)。这只能说,中国有了毛泽东,这是中华民族的大幸!
中国人民如果不懂得珍惜这份天大的幸运,那就是自己“作死”(这种“偶然性”也不是一定不存在,虽然历史终究要前进,但中华民族就要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然而,在偶然性背后,应该看到:
第一,毛泽东之所以得以成就其伟绩,是因为他适应了中国革命的需要。在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酷压迫下的旧中国,反抗的力量在全国风起云涌,革命的条件已经具备,人民对能够带领他们争取解放的领袖人物召唤已久。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
第二,毛泽东始终与广大人民站在一起,带领他们为争取自身的解放而斗争。毛泽东遵循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根本原则,从而依靠“民心所向”,从星星之火走向燎原之势。与此相反,违背民众意愿的势力,不管其暂时有多强大,但最后都败在毛泽东的脚下。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而不是“英雄创造历史”。
由此可见,在出现伟人的历史现象背后,依然是某种必然性在起作用。
【文/林之辛,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