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意识与公有制
一、意识与所有制的关系。
我们说的公心或私心不是指道德,而是关系到所有制问题。前文说过私心或公心属于意识,由物质利益所决定,公心有利于获得物质利益便会公心,私心有利于获得物质利益便会私心,公心指公有意识或公有观念,私心指私有意识或观念。没有原始人的公心意识不会有原始社会公有制,没有私心意识绝对不会有私有制的奴隶社会。当然原始人的公心意识以及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私心意识都是一定的物质利益条件导致的,属于物质决定意识。而原始人的公心意识导致原始社会公有制,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私心意识导致私有制的奴隶社会,则属于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
原始社会公有制与奴隶社会私有制的建立,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利益的结果。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也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利益的结果。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是因奴隶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提高,出现了一方是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一方是农民阶级缺少生产资料,形成的所谓小生产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地主阶级)的私心意识带领农民阶级推动新的生产关系不断发展壮大,最后推翻奴隶社会,建立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是因封建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提高,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一方是资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占有生产资料或资本,一方是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没有生产资料,组成的所谓大生产的生产关系) 伴随这个新的生产关系, 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私心意识推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夺取政权 ,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由此我们有理由推断出:公有制的大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建立,也应该出现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阶级。这个新的生产关系应该是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应该是拥护公有制的阶级。拥护私有制的阶级属于私产阶级,其意识属于私心(私有意识或私有观念)阶级,私心阶级只能拥护私有制,绝不会拥护公有制。这个拥护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新阶级应该叫做公产阶级,其意识应该是公心阶级。是新的阶级(公产阶级)用公心推动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夺取政权,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
二、阶级斗争与新的社会的关系。
人类社会历史已经反复证明,普遍规律(不是绝对规律)是新出现的社会的建立,都是新阶级与旧阶级进行你死我活的反复斗争的结果。原始公有制的灭亡与奴隶社会私有制的建立,是私心的奴隶主阶级战胜拥护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公心的公产阶级的结果。奴隶社会的灭亡与封建社会的建立,是地主阶级带领农民阶级与奴隶主阶级进行你死我活的反复斗争,地主阶级最后取得胜利的结果。封建社会的灭亡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带领无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进行你死我活的反复斗争,资产阶级最后取得胜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