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把苏联模式当作计划经济批判才是真正的无知
(本文为《什么是过渡时期公有制一一与荣兆梓教授商榷之七》一文的补充)
有位网友(今日头条:近现代史论,2023-12-25 00:15)以《计划经济必然失败的四个原因》为题,介绍了四位经济学大师对计划经济为何必然灭亡的看法。原文如下:
“计划经济必然失败的四个原因
本文探讨了四位经济学大师对计划经济为何必然灭亡的看法。他们分别从企业家精神、价格体系、知识分散和官僚角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熊彼特认为,计划经济扼杀了企业家精神,导致创新和增长无从谈起;米塞斯认为,没有私有产权和价格体系,经济计算和市场交易就无法进行;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的中央权力强制统筹安排,导致知识的消亡和经济的崩溃;布坎南则指出,官僚也是人,不是全知全能的天使。这些观点对于理解和避免计划经济的再次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计划经济是一种无知。
这里的计划经济指的是哪一种经济呢?
是苏联模式的经济体制吗?如果是,那所谓的计划经济失败的原因探讨完全就完全是一种无知了。
因为苏联模式只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过渡经济模式,一种在工业化时期起过渡作用的经济模式,根本就不是什么计划经济。这些经济学家却把它当作计划经济来探讨,岂非无知?
什么叫过渡经济模式?那就是适应某种特定需要,仅仅在特定时期适用的经济模式,只是一种起过渡作用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十月革命的特殊性所形成的。把这种起过渡性作用的经济模式当作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来对待和批判,这说明这些经济学家既不懂马克思的计划经济概念,更不了解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特殊性,不了解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革命过程的特殊性。
由于社会主义革命,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劳动人民武装为主体的军事革命首先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取得成功。因此,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取得武装斗争胜利、建立国家政权之后,由于这些国家不具备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基础。因而这些国家只能建立过渡性质的产权公有制经济模式,进行资金积累,快速实现工业化,从而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形成生产力基础。因此,苏联模式只是社会主义国家处于过渡时期的经济模式,它只是一种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这个特殊过渡时期的、暂时性的过渡经济模式。
把苏联模式当作计划经济来研究,既没有必要,也缺乏经典意义。因为它只是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过渡阶段的暂时的经济模式。把这种特殊的过渡阶段的经济模式当作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模式来对待,当作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来批判,并由此而否定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否定计划经济,只是表明了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完全不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表明这些站在产权立场上的西方学者或西化学者根本理解不了新兴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