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泽连斯基


  晚清的李鸿章,自称是大清王朝破败漏风腐朽大厦的裱糊匠。其有生之年,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拱手割让了大批量神圣国土,先后向东西列强奉送了数以亿计白银。

  古老中华素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著称。惟其如此,慈禧太后才在与列强屡次博弈跌遭失败后,悲催而无耻地说什么:“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的,按照慈禧的卖国逻辑,我打不过你们,那就寻求妥协。怎么寻求?那就出卖自己的国家利益。如何出卖?简单得很,要土地的给你土地,要钱的给你钱。只要能维系大清王朝的统治,任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反正我泱泱中华,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与白银,听凭你们随意索要。

  本来由满人建立的大清朝,立朝以来一直排斥、挤压汉族官员的权力空间。然而,晚清后期,八旗官僚队伍里再也找不出可以定国安邦的能员大吏。无奈之下,晚晴朝廷不得不起用并倚重少数汉族官员,由他们担当重任,纵横捭阖,扑杀内部反叛,平抑外来忧患,解朝廷于倒悬。于是乎,伴随着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义和团起义,一批汉族大吏迅速上位,独当一面,成为特殊时期晚晴朝廷不得不依赖的干城之将。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便是在此档口横空出世的。他们一个个于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合力拯救了大清王朝,使其能得以苟延残喘,勉力维系处在风雨飘摇中的破败航船。

  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依靠阴鸷的计谋权术,逐渐受到晚清朝廷重用,成了满清统治者臾难离、威势显赫的权霸。他积极推进洋务运动,组建了实力位居亚洲华第一的北洋水师,其目的是为了以个人超强实力,好左右朝廷,平抑列强,以便为自己谋取最大化利益。

  甲午海战惨败后,李鸿章一手打造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由此,拉开了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悲剧的序幕。据有关史料披露,迫于各方形势压力,李鸿章彼时成了晚清朝廷里与列强谈判的不二人选。其后每个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内里无不潜隐着李鸿章借出卖国家利益之机中饱私囊的卑鄙龌龊行为。有人做过统计,截止甲午海战开始前,李鸿章私人在日本大和银行的所存白银已达四千万两之多。更有人如是说,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所以败得如此惨,绝非实力一点不如日本,而是李鸿章从中捣的鬼。由于他在日本有巨额存款,一旦中国军队战胜日本,日本人必会伺机对他实施报复。一是披露其在日巨额存款,二是有可能直接扣押其存款。有此困惑与私心掺杂其中,李鸿章绝不敢让他的北洋水师打败日本舰队。如此一来,他不仅能保住自己所谓的好名声,更能保住秘而不宣的巨额财产。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