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从店铺关闭潮说起

2025-03-19 4512 0
作者: 阿华 来源: 红歌会网

  近年来,人们走在大街小巷,都会发现一个“怪象”:昔日的服装店、鞋店、书店等商铺纷纷关张,沿街的许多店铺房都空关着等待出租,不少大超市和商业城也都关闭或铺位空关。这种店铺关闭潮现象,即使在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也难以幸免。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内,全国范围内有超过8万家传统商铺倒闭,其中不乏一些老字号和知名品牌。

  为什么会出现店铺关闭潮?这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电商冲击、消费习惯改变、租金上涨、人力成本增加等,其中电商冲击确实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我认为这些都是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是“消费品过剩”。

  什么是“消费品过剩”?就是生产的消费品超过了社会消费需求。这其中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绝对过剩”,就是生产的消费品太多了,超过了社会实际消费需求。另一种情况是“相对过剩”,也就是说,许多消费品的生产并没有超过社会实际消费需求,但由于广大民众口袋里钱少,想买也买不起。目前,这两种情况都存在,但第二种情况即“相对过剩”是主要的。

  以服装和鞋为例,一方面确实是有的产品生产的太多了,但主要的还是大家买不起。服装和鞋帽特别是比较高档的服装和鞋帽,一般都需要现场看货和试穿大家才会购买,因此,大家一般都会到实体店去购买,而不会在网上购买。有钱的时候,许多人特别是白领女性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逛商店特别是服装鞋帽店。其中有的人喜欢赶时髦,年年甚至季季、月月都要买新流行的款式,家里全新和八九成新的服装和鞋摆放了一大堆。而现在大家口袋里钱少了,赶时髦的兴趣也大大降低了,也就懒得去逛商店了。商店里的顾客少了,销售额也就自然下降了,最后店铺只好关闭。

  现在为了提振消费,各级政府想了不少办法,如搞以旧换新政府补贴和发购物券刺激消费;增加法定假日和组合小长假,扩大文化、旅游、体育消费;实行单方面免签,吸引外国游客入境消费;扩大健康、养老、助残、托幼、家政等服务供给;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等等。我认为,这些措施都有一定的作用,但都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当前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不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其它办法都只能暂时起一些作用,而且收效不大。

  例如,搞以旧换新政府补贴和发购物券刺激消费,其基本前提是老百姓要有钱。政府补贴也好,发购物券也好,大头都得由老百姓自己掏腰包。如果老百姓没钱,只要家里旧的还能用,他就不会去买新的,结果以旧换新政府补贴和发购物券对提振消费的作用就很有限。就拿我本人来说,我对这两年一些城市搞的以旧换新政府补贴和网上摇号发购物券就不感兴趣。我心想:你要真想让老百姓消费,干脆就像一些国家那样直接给老百姓发钱,如果怕老百姓拿了钱不消费,发全国流通的限定有效期的消费券也行。而现在这种以旧换新政府补贴和发购物券的做法,不但效果有限,而且搞得像钓鱼一样钓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容易引起大家的误解和反感。

查看余下5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