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法兰西内战》——纪念巴黎公社150周年
《法兰西内战》
1871年3月18日到5月28日期间的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摧毁旧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新型政权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深刻总结这次革命的历史经验,发表了《法兰西内战》这部光辉著作,为巴黎公社树立了一座永久性纪念碑。这部著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特别是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01 从原文开始
这是一本很薄的小册子,约莫五万字,并且其中首先有两个宣言。然后读下来第一感觉并不是太好,直到读到一半,才刚刚批判完梯也尔和两个死将军,一群贵公子。可以说,前一半,核心就是无耻。
进入到第三章,期待已久的分析内容终于开始了。首先,作者列出了法国当时制度的来源、组成势力及其特点,当然它的恶劣本质也被无情且彻底地揭示了出来。然后与其对比的就是公社——它做的很多事在现在来说都是“大逆不道且不可理喻”的,比如废除常备军,通过普选的形式选举公职人员,而非存于形式上且由资本力量主宰的所谓民主。又比如摧毁僧侣势力,消灭法官威权……这样子的制度是将资产阶级和封建旧势力控制下的权力归还给社会的。
最为关键的是,它是“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其直接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不许面包行业的帮工做夜工(这一点到现在也是没有实现的)。第二,禁止雇主想方设法给工人罚款(这一点现在也是没能禁绝的,读者可以想到环保工人的现状)。第三,将关闭的作坊和工厂交给工人协作社并且给企业主一定的补偿(这一点就有效体现了公社在财政政策下的温和性)。
面对自己的消灭阶级和压迫的历史使命时,工人是无所畏惧的。既没有畏惧暴力机关的枪炮,也没有顾虑资本家和反动官僚的无耻污蔑,而是坚持奋战到底。至于公社体现的国际主义和资本主义政府体现的通过民族主义掩盖阶级矛盾思想的对比,也和其他要素一样鲜明。而第四章,又开始揭露旧政府的险恶统治(假如这一个词足够表达它的实际的话)。至于它们的纵火,破坏,屠杀,监禁,欺骗,织造罪名,不需要多做解说。
02 悲愤填膺
读这一篇文章,最为直接的感受应该是伤感。
在革命的过程里,原本的蒲鲁东主义者和布朗基派在实践中慢慢走向马克思的原意,他们解放了工人,解放了小生产者,改造了大多数的旧制度。可是,他们做得越好,在读到他们的结局时就越伤感。记得有人开玩笑说:“为什么法国人这么软弱?”“因为有胆量的人都在公社牺牲了。”而反动势力凶残无耻的报复,更使人感到愤怒。为什么他们要用恐怖主义的方式?想必他们认为,只有恐怖,才能吓倒人民,可是人民是吓不倒的。反动派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一直欺骗少数人,但是他们终究是不能打倒无产阶级的。可以看看中国革命的过程或者俄国革命的过程,难道当时的反动政府对人民的压迫,对革命者的屠杀和对旧势力的勾结还不强大吗?但是最后都是被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当年的国民党,搞白色恐怖难道不凶厉吗?的确,当时就有很多人退缩了,但是也有很多人选择了反抗;最后,是无产者的政权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