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妻舅了! 读毛岸英给舅舅的回信有感
现在网上以不同的标题:《舅舅想当“厅长”,毛岸英回了一封长信》,《杨开智写信给毛泽东“要当厅长”,毛岸英:我替他惭愧》等,热传毛岸英给舅舅的回信。这封信凸显出毛岸英的共产党人高尚品格,让人阅后潸然,但媒体宣传在拿捏“舅舅”的角色上,似乎过于突出了一点“舅舅”的“要官”,这可否有失公允?
一、“舅舅”想当“厅长”,毛岸英回长信批评。
1.毛泽东复信不许杨开智来京任职。1949年10月9日,在开国大典举行第8天,毛泽东亲笔复信杨开智:“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同日,毛泽东还给湖南军政委员会委员、长沙军管会副主任王首道写信:“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
2.毛岸英拒绝舅舅获得厅长方面位置。杨开智收到毛泽东同志回信后,决定按要求留湘工作,但又通过表弟向三立,给毛岸英写信,希望在长沙获得“厅长方面的位置”。向三立是毛岸英的表舅,此时是新组建的中央财经委员会普通工作人员。杨开智通过表弟向三立,给毛岸英写信。1949年10月24日,毛岸英给表舅向三立回了1700多字的长信,岸英回信提到的“舅父”是指杨开慧的胞兄杨开智,毛泽东的妻舅。岸英回复的长信,情感真挚,思想深刻、语言犀利、逻辑严密,论述到位,明确拒绝了舅舅的要求。
二、论德才资历,“舅舅”不够当个厅长?
岸英对舅舅的批评虽然严厉,要求严格,对自己洁身自律,堪为共产党的楷模,但其舅舅也绝非是简单的攀亲寻官。
1.论文化,杨开智不够格当个厅长?杨开智1921年就读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毕业(今中国农业大学),1927年回湘任常德森林局局长,1930年任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助教。1932年后,一直在湖南从事农业、林业和茶叶生产技术工作,先后任场长、技士、技正。多年来在农业、茶叶领域的耕耘成绩卓著。当年,绝对是大知识分子,又有20多年从事农业技术的实践,还是新中国特别紧缺的农业人才,他不够当个农业厅领导?他不正是国家的急需人才?破格任用知识分子,不正是基本国策。
2.论资历,杨开智不够格当个厅长?论立场,杨开智在中学和大学期间,他和毛主席、蔡和森、邓中夏等人都有亲密的交往和接触——当时他们常在杨宅互相切磋学问,探讨革命的问题——所以杨开智很早就接触到了革命。他1921年考入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即中国农大)后,就在该校与乐天宇、蒋文创建了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社会主义研究小组(他任组长),他投身共产主义运动的时间,可以说是很早。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