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飞:也谈毛岸英兄弟二人赴苏经过
1936年夏,毛泽东的两个孩子毛岸英、毛岸青在党组织安排下,由上海辗转到达苏联。关于兄弟二人赴苏的经过,有关杂志及网络上的文章,流传着一种说法: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上海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毛岸青被寄养在“红色牧师”董健吾家中。1936年,董健吾与地下党取得联系,委托东北军将领李杜将兄弟二人送往法国,随后到莫斯科进入国际儿童院。笔者读过的毛岸英兄弟二人赴苏经过的文章不只一篇,每一篇虽叙事略有不同,但大意如此。对此,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确切,甚至认为有误。
上世纪三十年代上半期,毛岸英兄弟二人在上海颠沛流离的生活姑且不说,笔者根据有关文章和掌握的相关史料,在此只将党组织将毛岸英、毛岸青送往苏联的经过概述如下。
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派冯雪峰作为中央特派员于1936年4月抵达上海,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重建上海党组织做准备工作。《中华读书报》2014年7月9日刊登张晓等人的文章,题为“来过中华读书报的‘苏联孩子’小谢廖沙”,该文引述了冯雪峰的回忆。冯雪峰说他于4月中旬离开瓦窑堡,下旬到西安,遇见董健吾,一同乘火车于4月25日到上海。
【1950年时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的冯雪峰】
冯雪峰在上海直接联系董健吾,而此时毛岸英、毛岸青就住在董健吾的老婆家。冯雪峰给过董健吾几次钱,作为抚养毛岸英兄弟二人的生活费和家用开支等。据冯雪峰回忆,其间,他与正在上海寻求共产党组织的东北军将领李杜,建立了关系。冯雪峰说:“李杜的义勇军在东北,他找党的关系,想同莫斯科的我们的党组织取得联系,目的是得到苏联的支持(如供给军火)。”为此,冯雪峰在董健吾安排下,在四马路的一家古董店与李杜见过几次面。
与此同时,冯雪峰与在上海搞工人运动的地下党员杨承芳取得了联系。杨承芳认识党在莫斯科的同志(饶漱石?),而此时党组织已决定将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二人转移到苏联。于是,冯雪峰决定由杨承芳带着李杜和毛岸英兄弟二人,经法国巴黎转入苏联。冯雪峰说:“我记得李杜和杨承芳从上海动身去巴黎是在36年5月下旬,两个孩子(毛岸英、毛岸青——笔者注)也的确是我交给杨承芳带去的。”
对于此行的结果,冯雪峰回忆说:“李杜和杨承芳从巴黎回上海是在7月或8月初。他们只到巴黎为止,未到莫斯科,他们到巴黎由杨承芳在巴黎找到了关系同莫斯科取得联系后,是康生从莫斯科到巴黎来同李杜谈了话的,两个孩子(岸英、岸青)就由康生同志带到莫斯科去。根据当时杨承芳向我汇报,我现在还记得的一点是:当时康生认为李杜不是那么可信任的,所以虽然不拒绝同他联系,但也不能肯定地答应他什么。李杜回上海后同我见过一次面,只谈到他同莫斯科的中国党的领导同志见了面,没有谈到接洽了一些什么事情。好像他就回东北去了,以后我同他就没有再联系。”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