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被基辛格称为“王者哲学家”?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由此正式开启了中美之间的“破冰之旅”。当天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会见尼克松、基辛格等人。互致问候后,毛泽东对尼克松笑谈:“昨天你在飞机上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说是我们几个要吹的问题限于哲学问题。”“我之所以那么说,是因为我读过主席的诗词和讲话,我知道主席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学家。”尼克松答道。在随后的会谈中,毛泽东几次对客人表示:具体问题可同周恩来总理谈,我只讨论哲学。
2月28日,随着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尼克松感言: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听取汇报时对此笑称:“是他改变了世界?哈哈。”“我看还是世界改变了他。要不,他隔海骂了我们好多年,为什么又要飞到北京来?”彼时的毛泽东,虽然已到耄耋之年,仍保持着哲人的睿智与机锋。据基辛格回忆,毛泽东“不像多数政治家那样,要旁人给他准备讲稿,然后假装即席讲话,或者照本宣科。他轻松自如,似乎随随便便地引导着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在《论中国》一书中,基辛格干脆以“王者哲学家”来形容毛泽东。
马克思曾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重温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正确理解和运用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但有助于温故知新,同时具备诸多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诚如毛泽东所言:“哲学研究不是为着满足好奇心,而是为了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规律性,找到了正确的理论,为着有效地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
在鲁迅看来,“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同样,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并非与生俱来。他早年习读“四书”“五经”,走的是传统的孔孟之道教育路线。受母亲影响,他也曾“求神拜佛”,唯心主义世界观痕迹明显。18岁到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以后,毛泽东阅读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论著,如《新民丛报》等,同时广泛涉猎《民约论》《法意》《物种起源》《天演论》等近代西方启蒙读物,思想发生急剧变化,成为改良派的拥护者,逐步树立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如此写道。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成立新民学会,组织开展了旅法勤工俭学等系列活动,不断探索解救祖国危亡、解除人民痛苦的途径,这为其思想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提及自己学生时代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这个时候,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我对‘19世纪的民主’、乌托邦主义和旧式的自由主义,抱有一些模糊的热情,但是我是明确地反对军阀和反对帝国主义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