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一老农自称毛主席朋友,受质疑后拿出毛主席亲笔信:真的
杨步浩
1961年9月,陕西开往北京的一列火车上,列车员正在例行巡查。
当走到一节车厢时,一大堆行李引起了的列车员的注意,只见大大小小十多个口袋,码得整整齐齐,堆放在火车座椅之间的小桌子上,占满了整个桌板。
列车员皱了皱眉头,问:“这是谁的行李?”
没人答应。
列车员抬高了嗓音,喊道:“这是谁的行李?”
话音刚落,一个老人跑了过来,赶紧回答说:“这是额滴(我的)。”
列车员打量了一下,老人头上包着有些脏的白毛巾,上身穿着一件黑色棉袄,下身穿着打了补丁的棉裤,裤脚边还扎着带子,操着一口浓重的陕西方言,加上一口浓重的陕西方言,一看就知道是一个长期种地劳作的陕西农民。
列车员指着行李对老人说:“大爷,你把这一堆大包小包放在桌子上,不合适吧?”
老人搓着双手,局促地说:“额知道,额知道,但这是额们父老乡亲带给毛主席的礼物,珍贵得很,额不舍得放在地上。”
列车员一脸疑惑:大爷你这身打扮,是去北京看毛主席?
老农看出了列车员的疑惑,嘟囔着说:“额真是去看毛主席,额是毛主席的朋友。”
列车员差点笑出来,“大爷,你是毛主席的朋友?你咋证明呢?”
列车员和老农的对话引起了其他乘客的好奇,大家都围过来看热闹,乘客们都不相信这个衣着破旧的老农会认识毛主席,等着看他的笑话。
老农有些急眼了,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高声喊道:
“你看,你看,这是毛主席给额写的信……”
列车员拿过信,随意瞥了一眼,眼神一下子亮了:这真是毛主席的字!
毛主席的字全国人民都认识,龙飞凤舞,潇洒奔放,自成一体,无论谁都模仿不来,也不会有谁胆大妄为,冒充毛主席的字体写信,这绝对是可信的。
车厢里顿时轰动了,大家瞬间对这位老农充满了敬意。
老农并没有说谎,这真是毛主席的亲笔信,他真是毛主席的朋友,而且是毛主席的老朋友,两人的友谊已经长达20年,老农的名字叫杨步浩。
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什么自称“毛主席的朋友”?一个普通农民,一个国家领袖,杨步浩和毛主席为何会成为朋友?两人的友谊究竟起于何时?两人之间有哪些精彩动人的故事?杨步浩的最终结局究竟如何?本篇文章带你一起回顾毛主席与杨步浩长达30年的友谊,体会一代伟人深厚的人民情怀。
故事要从1941年开始讲起。
时间进入1940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作为敌后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延安也迎来了最困难的时期。
一方面,日军在占领武汉之后,开始改变侵华政策,将大量兵力调集到敌后战场,不断加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