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跟着毛主席的人总能迅速成长起来呢?

2021-05-14 2140 2
作者: 红色纪年 来源: 红色纪年

  在革命的队伍里,传帮带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革命中经验更为丰富、认识更为深刻的同志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将自身的革命经验传递给后面的同志呢?

  就拿当下来讲,在追求社会主义、信仰毛泽东思想的队伍里,有六七十岁的老同志、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也有九零与零零后的青年。相对来讲,年长者因为经历的丰富在许多在具体做事的策略上会比青年更有经验,这些经验如何才能更好地传递给年轻人呢?

  我想,对于如何做好“传帮带”工作,红友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自己的思考和经验,但光靠自身经验的积累与思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需要去用心体会和学习曾经的革命者们做“传帮带”工作的经验。

  我们尤其应该多向毛主席学习。在我看来,毛主席是做“传帮带”工作的行家里手!

  1945年,党的第七大在延安召开。年仅37岁的薄一波被列为候补中委提名,有人认为薄一波是从监狱出来的,当党员可以,做候补中委并不合适。毛主席在听到反馈后,直接说:“为什么不可以当正式中委?提候补中委就不妥。”

  在毛主席的意见下,薄一波同志在七大时顺利的当选为中央委员。

  薄一波在回忆录——《七十年的奋斗与思考》中回忆这段历史,深情地写到:“当时。我37岁,是资历比较浅的一个。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毛主席的用人之道。”

  事实上,薄一波同虽然从青年时期便参与党的工作,但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前和毛主席并不认识。1943年底,因为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薄一波同志才到达了延安,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这么肯定地建议将薄一波同志直接选为中央委员呢?

  这是基于毛主席对薄一波同志深刻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思想交流之上的。

  薄一波同志在《七十年的奋斗与思考》中回忆到:

  “到延安后我住在杨家岭,第二天毛主席就接我到枣园他的住处谈话。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谈话非常引人入胜,甚至他的话题已经开始了,我还没有感觉到,还以为是闲谈哩。”

  “谈话自始至终都是漫谈式的,像似聊天,使我很快就摆脱了初次见面的拘束。他详细地讲了党内整风的情况。......在听了我的汇报后,话题又转到白区工作、监狱斗争、在山西跟阎锡山搞上层统一战线上,毛主席对每一个问题,都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做了结论。”

  据薄一波回忆,他第一次和毛主席见面,足足谈了八个钟头,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当的印象。

  薄一波说:“一句很普通的话,从他的口里说出来,被赋予新的涵义,使你顿时感到其中所包含的全部力量,并从中悟出哲理,同时也使你感到他的智慧的广袤和深邃。他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善于归纳问题。向他汇报工作,谈问题,他常常用几句话就对你所谈的问题作了结论,使你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获得教益。”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