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前三⼗年的科技成就之⼗⼋(1971 文化大革命时期)

2023-06-28 932 0
作者: 井冈山观心 来源: 井冈山观心1921公众号

  接上期。

  有⼈说,新中国前三⼗年的⼯业化是废铜烂铁;有⼈说,新中国前三⼗年没有什么成就;有⼈说新中国前三⼗年科技没有成就;也有⼈说⽂⾰⼗年更是没有科技成就。事实是什么样呢?笔者根据《中华⼈⺠共和国⽇史》、《伟⼤的⼗年》(1959年9⽉出版)、《中华⼈⺠共和国⼯业⼤事记》、《中华⼈⺠共和国经济⼤事记》、《⼈⺠⽇报》等资料,对新中国前三⼗年的成就做了整理,作为⼀个系列,逐篇介绍给⼤家。

  1971年1⽉2⽇新华社报道:宁夏第⼀座⻩河公路⼤桥胜利建成。报道说,这座⻩河⼤桥,由⼀座主桥和两座引桥组成,总⻓660多⽶,是⽬前宁夏地区桥⾝最⻓、跨度最⼤的⼀座现代化桥梁。⻩河由南向北纵贯宁夏回族⾃治区西境,在将近300公⾥⻓的河⾯上,过去没有⼀座公路桥。解放前,⼈们渡河,⼩渡⼝乘⽺⽪筏,⼤渡⼝乘⼩⽊船。逆⽔⾏⾈,⼈⼒拉纤,⼗分艰难。解放后,各⼤渡⼝都⽤汽艇轮渡,交通情况有了很⼤改善。但是,仍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速发展的需要。这座⻩河公路桥的胜利建成,对于⽀援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农业⽣产,具有重⼤意义。

  1971年1⽉2⽇新华社报道:⻓春第⼀汽⻋制造⼚1970年产量产值和上缴利润创造历史最⾼⽔平。报道说,1970年国家规定的汽⻋⽣产任务,已经提前14天全部完成。产量、产值和上缴利润都创造了历史最⾼⽔平。总产值⽐上⼀年增⻓34%以上,成本进⼀步降低,全⼚实现技术⾰新600多项,还试制出5种新⻋型的汽⻋,为实现多品种⽣产创造了条件。

  1971年1⽉17⽇新华社报道:上海为各地制成100套⼩化肥⼚关键设备。报道说,上海⼯⼈阶级在超额完成1970年国家计划的同时为全国各地制造了100套⼩化肥⼯⼚的关键设备。这100套⼩化肥⼯⼚的关键设备,包括总重量达⼏万吨的机电设备数千台,总功率为⼗多万千⽡的电动机数千台,各类仪器仪表⼏万台件,有⼒地⽀援了兄弟地区化肥⼯业和农业⽣产的发展。

  1971年1⽉17⽇新华社报道:淄博⽯油化⼯⼚打破洋框框,建成⼀套具有我国特点的丙烯腈装置。⼭东省淄博⽯油化⼯⼚的⼴⼤⼯⼈和⾰命⼲部,遵照⽑主席关于“打破洋框框,⾛⾃⼰⼯业发展道路”的教导,⼤搞技术⾰新,只⽤三个⽉的时间,就建成了⼀套具有我国特点的丙烯腈装置,为多快好省地发展合成纤维⼯业提供了经验。

  1971年1⽉19⽇新华社报道:福建省第⼀座⼤型化肥⼚——三明合成氨⼚于最近建成投⼊⽣产。这座合成氨⼚的设计、施⼯和安装,是依靠福建省本省的⼒量进⾏的。它的建成投产,将为农村提供⼤量化肥,进⼀步促进福建省农业⽣产的发展。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