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毛泽东时代(一)
我是1965年出生的,从懵懂到毛主席1976年去世只有五六年的时间。父亲是四川仁寿人,母亲是江苏无锡人。母亲十六岁时由于家境负担重,家里兄妹多,共五兄妹,就跟着表嫂到江西横峰表哥那里找工作,找的工作就是称之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具体就是既要学习读书又要当民工在工地上挑、抬、扛,两箩筐砂一个成年男人挑起都难,更不要说一个十六岁的姑娘了,很多江苏去的人吃不得那个苦就回江苏农村家了。母亲坚持了三年苦力活,终于有一天部队招幼儿园老师,母亲就被组织上推荐去了上饶的野战军军部幼儿园工作。
那个时代时兴找军人为荣,媒人给母亲介绍远在浙江南麂岛当兵的父亲,母亲就同意了。那个时候牛郎织女分居两地的人恋爱靠的是写信互相了解对方。过了一年父母就结婚了,没有什么华贵的婚礼仪式,两个人在一起住在军队宿舍,把同事朋友邀请来寝室聚一下,撒几包糖和瓜子就算结婚了。
母亲是在无锡外婆家生下的我。父亲休假第一次回无锡探亲时,外婆还在地里种菜,由于菜地地势高于田间小路,老远就看到穿军装的军人从远处走来好像在找地方,那个时候连外婆的照片都没得,所以父亲对外婆完全是陌生的。父亲走上前问外婆,李霞珍(母亲的名字)的家在哪里?我外婆就说你跟我走嘛!哪知道眼前这个妇女就是丈母娘,后来母亲回忆的时候给我们讲过。父亲当时是海岛通信兵连指导员,是个坐不住的人,在外婆家待了两三天正是农忙季节,就主动到田间地头帮生产队收割水稻。那个时代帮忙不要报酬的,也决不会想到要报酬,父亲的行为赢得了当地生产队队长社员们的好评,不过毛泽东时代很多解放军指战员回乡一般都会主动帮生产队干活的。
母亲到南麂岛探望父亲,在鹰潭火车站下了火车,有一个人看到她拿的行李(现在有拉杆箱,那时就只有大提包)多就主动帮她提到火车站外,完全是帮忙,母亲说了声谢谢,他就走了。年轻时候的母亲算是漂亮的,到了海岛军营,母亲回忆当她第一次走过练兵场,连队正在集合,她回望了一下,刹那间有很多双小战士的眼睛在注视她,母亲脸一下就红了,赶快走过练兵场。战士们都是青春激昂的时期,对很少有女性出现的海岛那种稀奇感是非常正常的。在海岛期间父亲很少有时间陪母亲。那时台湾特务经常潜伏到海岛,连队只要接到情报就和当地民兵,军民联防一起,连夜都要出去海边海山全岛搜索,直到抓到特务才完成任务。
母亲在上饶军部幼儿园当幼师期间直到我四岁从无锡外婆家接到上饶,那是在武夷山下,母亲带着我住在一个小平房里,还是木头门,可没有什么小偷流氓,是一个非常纯洁的社会 。那个时代的人很少顾及自己的小家庭,或沉湎于自己的小家,一心向着毛主席,一心向着共产党,一心奉献给自己的祖国,一心保卫自己的祖国。
【文/南方的岸,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