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反对八大决议里那句话

2019-12-05 3802 1
作者: 林之辛 来源: 红歌会网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建国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是在新中国医治好战争的创伤,粉碎了帝国主义的围剿封锁,取得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功的形势下召开的,它要回答这样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在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如何在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着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然而对这个大会所作的决议,毛泽东却持有异议。据王光美回忆,八大结束后第三天,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就对刘少奇说,八大决议关于我国主要矛盾的提法不正确。八大后毛泽东在党的重要会议上多次对该决议提出批评,直到他晚年的1967年11月,他还很生气地说:“八大决议不通过大会主席团,也不征求我的意见就通过了。刚通过,我就反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八大是在毛泽东的主导下召开的,他会后反对的是决议中的一句话。

  大量档案材料表明,八大从筹备到召开都是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他对体现大会精神的几个主要报告进行了极为认真的研究,尤其对政治报告的修改到了精心雕琢的地步,他六次召集起草委员会讨论,又两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他对政治报告逐字逐句进行推敲和修改,在保存下来的八十多份修改稿中,经他亲手修改的就有二十一份,批语达28条。可见他对这次大会的极端重视。

  八大政治报告决议也是在毛泽东主持下,由陈伯达和胡乔木负责起草的。毛泽东多次约谈两人讨论决议稿修改问题,并提交大会代表讨论过两次,提交大会主席团讨论过三次,决议草案经过了五稿修改。决议的中心思想是:面对“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毛泽东对此并无异议。但是,离大会闭幕式开会只有一个小时的时候,给毛泽东送来的决议定稿中,加写了一句话:"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据现存档案,在写有“定稿”字样的决议(草案)印刷稿上,可以看到这个临时加上去的句子。据胡乔木说,加写这句话是陈伯达的主意。由于大会马上就要闭幕了,不可能再把稿子拿到大会主席团讨论,想改已经来不及了,毛泽东只好签发,过后就觉得不妥,但已被大会一致通过。事后毛泽东很不满意,认为当时他是被强迫签字,临时匆忙签的字。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建立以后还必须解决人与人相互关系特别是干群关系的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生有限,毛泽东同志不可能完全解决这个重大课题,但是,他给一切真正向往社会主义的人们指出了取得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方向。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