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建:毛泽东第一位牺牲的亲人
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有六位亲人先后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毛泽东的堂妹毛泽建追随毛泽东参加革命,曾参与领导衡山工农游击队,被称为“智勇双全的奇女子”。1928年8月20日,毛泽建英勇就义,成为毛泽东亲人中第一位牺牲者。毛泽东闻讯后惋惜地说:“菊妹子的牺牲很可惜,她是个好同志。”毛泽建牺牲后,长眠在湖南省衡山县金紫峰麓下,被当地人称为“衡山朱凤”。
跟随毛泽东到长沙参加革命
毛泽建1905年10月出生在湖南韶山东茅塘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出生时正好是菊花盛开的季节,父母就叫她“菊妹子”。毛泽建的父亲毛尉生,是毛泽东的嫡堂叔,靠帮工谋生,因生活穷困,过度劳累,年轻时就得了肺病,经常吐血。母亲陈氏,是个勤劳朴实的家庭妇女。由于家计日蹙,毛泽建7岁时就过继给毛泽东的父母做女儿,从东茅塘搬来上屋场居住。到上屋场后,毛泽东给她取名毛泽建。
1919年,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病逝。1920年春,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也去世了。1921年春节过后,毛泽东带着毛泽建来到长沙,先后送她到城内建本和崇实两所女子职业学校读书。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毛泽建学完了五、六年的课程。她除了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外,还主动为文化书社递送书籍和报刊。为在清水塘秘密召开的党的会议站岗放哨,帮助工会刻印传单张贴标语等。在斗争中,她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于1921年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上半年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3年夏,毛泽东离开长沙前往上海。毛泽建改名为毛达湘,经夏明翰介绍,前往衡阳从事革命活动。同年秋天,毛泽建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一面学习,一面从事革命活动,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和湘南学联女生部部长。1924年,中共湘南区委成立,毛泽建被选为区委委员,分管妇运和学运工作。毛泽建在衡阳三女师学习时,毛泽东十分关心她的学习和党的工作。1925年毛泽东在赴粤途中路过衡阳,曾到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看望她,鼓励她要努力学习,团结同学和进步力量,打击顽固势力。毛泽建牢记毛泽东的话,关心国事,积极投入党领导的各种政治活动。
1926年初,衡阳县长陈其祥借故逮捕了湘南学联的一个代表。毛泽建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学联发动和组织衡阳县广大师生举行示威游行,营救被无辜逮捕的学联代表。毛泽建带领三女师同学率先进县长屋内,陈其祥被吓跑。事后,陈其祥被迫接受学生提出的条件,释放了被押的学联代表。由于毛泽建每次在斗争中都站在前列,被同学们称为“女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