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的毛泽东】明确指示:要保护历史学家范文澜!
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保护过一些党政军领导干部和一些党内外著名人士,使一些负责干部重新回到重要的岗位上。其中就包括范文澜!当林彪等对范文澜进行打击、迫害的时候,毛主席明确指示:要保护历史学家范文澜!
1966年国庆节,范文澜站在天安门城楼东头观礼,离毛主席较远。当毛主席看到他时,特意走过来,对他大声地说:“有人要打倒你,我不打倒你!”
范文澜,与毛主席是同龄人,仅比毛主席年长40天。他们的青年时代都在北京大学工作过。中学毕业后,范文澜顺利地考入北京大学,1917年大学毕业后,做了蔡元培校长的私人秘书。而已经从事革命活动的毛泽东,于1918年也来到了北京大学,做大学图书馆的助理员。
初踏社会的毛泽东,与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一道,勇敢地投入到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去。1921年,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
1926年,在南开大学任教的范文澜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失去联系而一度脱党。但是,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他从未间断过编写进步书刊,与黑暗势力做斗争。“七七”事变后,在中共河南大学任教的范文澜很快和党组织取得联系,创办抗战讲习所,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开封沦陷后,范文澜脱下教员的长衫,在中共河南省委的领导下,进入桐柏山区打游击,由一名文质彬彬的教授,变成驰骋疆场的战士,被誉为“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
1940年春节前夕,范文澜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范文澜见到了毛主席,两个宏达博雅、学贯中西的学者一见如故,上下五千年、纵横国内外,无所不谈。两个酷爱读书的人还经常互相交换书读。范文澜送给毛主席一套《笔记小说大观》,毛主席把它从延安一直带到北京,至今仍珍藏在他中南海故居的书房里。
在延安时期,范文澜在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当主任,终日孜孜不倦,撰写各种史学著作,用自己谙熟经史之长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正是在这个时期,由于读到了更多的马列著作和其他进步书籍,加之多年的革命实践,学识渊博、善于思考的范文澜产生了重新评价中国历史的强烈愿望。著名的《中国通史简编》,便是这一时期的成果。
范文澜编写《中国通史简编》的工作,得到了毛主席的关注和支持。1940年范文澜到延安后开始着手编写这部书时,曾就书的写法请示过毛主席。毛主席说:“还是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比较好”。《中国通史简编》便是按照毛主席的意见写成的。
这本书在延安出版后,毛主席读过表示很满意,他对范文澜说:“我们党在延安又做了一件大事……我们共产党人对于自己国家几千年来的历史,不仅有我们的看法,而且写出了一部系统的完整的中国通史。这表明我们中国共产党对于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有了发言权,也拿出了科学的著作了。”毛主席还建议以后写得更大些,写它300万字左右,并评价说:“《中国通史简编》的资料多,让人愿意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