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团结百分之九十”的初心,还记得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中共确定的最高纲领,也是他一生坚守的初心。而且,在各个历史时期、各项工作方面,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都有这份初心的鲜明痕迹。其中,面向广大的平民大众,是一个重要特征。
1949年5月7日,周恩来在《学习毛泽东》的报告中说:“毛主席对我们共产党的许多干部谈:你们每天写日记不要写别的,就只写一句‘团结百分之九十’就行了。我想,在毛主席领导下,争取大多数,为着共同事业奋斗,消灭反动统治,这一政策的运用,是我们最大的成就。”
同一时代,一个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在分析国共胜败原因时指出了一个现象。大意是,国军每攻占一个地方,都要留下不少的驻军。因为,国军是面向少数上层人物的,没有大军驻守就控制不了局势。而共军每攻占一个地方,很少留驻军。因为共军面向的是底层民众,靠他们就能控制好局面,还能就地征兵。因此,一番攻城掠地之后,能上战场的国军越来越少,而共军则越来越多。所以国军难敌共军。
看似无关的两个人、两段话,告诉我们一个现象。蒋介石主导的国民党政权面向极少数上层人物,毛泽东主导的共产党组织面向绝大多数底层民众。而这也是“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很快战胜“飞机加大炮”的国民党的一个根本原因。
显然,这揭示了国共两党的本质性差别,也揭示了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能够在艰难困苦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的一个关键——面向平民大众。
确实,毛泽东确定的、面向平民大众的纲领,被定义为“群众路线”,位于中共“路线、方针、政策、计划、完成”五级体系之首,显然,这是毛泽东为中共确定的根本性纲领,并成为中共党章中确定的核心理念。
可以说,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都是毛泽东大力倡导和严格要求的。
毛泽东为什么如此看重平民百姓?为了靠他们帮助自己打天下坐天下吗?
“一切依靠群众”,自然是将群众作为依靠的力量。但是,毛泽东看重平民百姓还有更深的本源,《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有解读。
在延安参访期间,埃德加·斯诺多次与毛泽东长谈,对毛泽东有深入细致的观察。离开延安后,他在与人谈到毛泽东时,曾认真地说:“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无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做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假使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推动他们前进的运动是可以复兴中国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极其富有历史性的意义上,毛泽东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虽说这段话不易理解透彻,但有一点表达的很清楚——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大众、尤其是生活在底层的弱势贫困人民,怀有无限的深情厚爱。
埃德加·斯诺到访延安十三年后,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充满深情的“人民万岁”与山呼海啸般的“毛主席万岁”交织在一起的情景,充分印证了埃德加·斯诺的专业眼光。
无疑,这份对人民不可思议的深情厚爱,就是毛泽东将面向平民大众的准则作为“路线”、大力倡导和严格要求的根本原因,也是他把“一盘散沙”凝聚成“一股粗绳”的第一“粘合剂”。
事实上,这份深情厚爱一直在他心灵深处,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中。例如,1958年11月22日晚上,与吴冷西和田家英谈话时,毛泽东提到农村的虚报和瞒产现象,自言自语说到,“我看瞒产比虚报好。没有打那么多粮食,你硬是充胖子,虚报了产量,结果国家按报的产量征购,多购了过头粮,受害的是农民。瞒产少报,当然也不好,但我很同情。粮食丰收,干部要实报,农民想少报一点,无非想多留点,多吃点。多少年来,中国农民不得温饱,想多吃点不算犯罪。瞒产了粮食还在,虚报了没有粮食。虚夸危害很大。”
寥寥数语,足见这份深情之真!
当然,毛泽东明白,只有以解救苦难的中华民族为使命的红色事业取得成功,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民众才能彻底跳出受苦受难的悲惨境地;而只有“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色事业才能取得成功。这两个目标密不可分,只能双赢,必须双赢!
对此,1946年8月到访延安的另一位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也有感悟。在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著名论点的那次访谈后,她评价说:“毛泽东通过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深入分析和对中国人民的悠久历史进行研究的方法获得了一种关于中国人民的知识,并把它带进了这样的联合政府。他还带来了对中国人民的信念,这种信念不是唯心主义的,而是对中国人民的能力、毅力和可以启发的革命觉悟具有一种永不动摇的信念。他带来了指引航向的能力,分清轻重缓急的能力和估计什么矛盾占了首位的能力。他总是把他的党放在中国和世界的范围之内进行考察。我从未做到使他说出中国共产党将赢得胜利的话。他们总是说中国人民将赢得胜利,只要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将获得成功。”
可见,毛泽东把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视为不可分离的一体,共进共退,只能双赢。
而且,这份深情厚爱和共进共退之心,早在他开启红色事业之前就已定型。1919年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毛泽东写道:“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
当然,此心后来更加鲜明,毛泽东多次发出自己的心声。
他明确,“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
他宣称,“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他要求,“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他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这些话彰显了毛泽东对平民大众的深情厚爱,也是他将中共与民众视为共同体的见证。无疑,毛泽东的这个信念和相应的政策与行为,是亿万民众积极追随他领导的共产党、“一盘散沙”凝聚成共同体的根本原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一生坚守的初心。
无疑,这是人民怀念他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