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团结百分之九十”的初心,还记得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中共确定的最高纲领,也是他一生坚守的初心。而且,在各个历史时期、各项工作方面,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都有这份初心的鲜明痕迹。其中,面向广大的平民大众,是一个重要特征。
1949年5月7日,周恩来在《学习毛泽东》的报告中说:“毛主席对我们共产党的许多干部谈:你们每天写日记不要写别的,就只写一句‘团结百分之九十’就行了。我想,在毛主席领导下,争取大多数,为着共同事业奋斗,消灭反动统治,这一政策的运用,是我们最大的成就。”
同一时代,一个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在分析国共胜败原因时指出了一个现象。大意是,国军每攻占一个地方,都要留下不少的驻军。因为,国军是面向少数上层人物的,没有大军驻守就控制不了局势。而共军每攻占一个地方,很少留驻军。因为共军面向的是底层民众,靠他们就能控制好局面,还能就地征兵。因此,一番攻城掠地之后,能上战场的国军越来越少,而共军则越来越多。所以国军难敌共军。
看似无关的两个人、两段话,告诉我们一个现象。蒋介石主导的国民党政权面向极少数上层人物,毛泽东主导的共产党组织面向绝大多数底层民众。而这也是“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很快战胜“飞机加大炮”的国民党的一个根本原因。
显然,这揭示了国共两党的本质性差别,也揭示了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能够在艰难困苦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的一个关键——面向平民大众。
确实,毛泽东确定的、面向平民大众的纲领,被定义为“群众路线”,位于中共“路线、方针、政策、计划、完成”五级体系之首,显然,这是毛泽东为中共确定的根本性纲领,并成为中共党章中确定的核心理念。
可以说,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都是毛泽东大力倡导和严格要求的。
毛泽东为什么如此看重平民百姓?为了靠他们帮助自己打天下坐天下吗?
“一切依靠群众”,自然是将群众作为依靠的力量。但是,毛泽东看重平民百姓还有更深的本源,《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有解读。
在延安参访期间,埃德加·斯诺多次与毛泽东长谈,对毛泽东有深入细致的观察。离开延安后,他在与人谈到毛泽东时,曾认真地说:“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无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做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假使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推动他们前进的运动是可以复兴中国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极其富有历史性的意义上,毛泽东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