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管理经济的超级大师
面对经济领域各种难以解决的乱象,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毛主席是如何管理经济的,或许可以进行一些更有价值的思考。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事,目的很重要,因为目的代表着往哪个方向走,然后就有了怎么往这个方向走的答案。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呢?毛主席认为,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赚钱,赚钱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确立了发展经济是为了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才会得出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结论。
怎么发展经济呢?和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的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竞争机制不同,毛主席认为应该建立竞赛机制。竞争和竞赛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以工业为例,企业竞争是优胜劣汰,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最终的结果是赢者通吃。有人会因为胜利而暴富,有人会因为失败而赤贫。
竞赛机制是什么呢?就是国家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无忧的前提下,比谁为国家贡献大,全民所有制是保障竞赛机制能够运行的必要基础。竞赛机制下,一个人攻克了技术难关,就会被迅速推广到全国,其他人不需要再去做重复研究,避免了资源浪费,可以把精力集中到新的技术攻关之中。
竞争机制下,一个人攻克了技术难关,只会成为这个企业的竞争壁垒,惠及的是极少数人,其他企业依然需要投入资源进行重复研究来破除这个竞争壁垒,否则就会陷入破产倒闭,这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效率浪费。
有组织的全国一盘棋,显然比分散的个体更强大,这是一种碾压性的优势。竞赛机制下的人,会获得免费的住房医疗教育等福利,可以毫无牵挂无忧无虑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中,发挥专长做出更好的贡献。而竞争机制下的人,失败了之后面临生存危机,只能被迫接受资本的压榨,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
竞赛机制下,随着企业效率的提高,要么在满足不了人民生活需求的时候,用相同的时间生产更多的产品,要么在满足了人民生活需求的时候,用更少的时间生产相同数量商品。如果生产的商品,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自然就可以放假休息了,这在竞争机制下的人看来,是在养懒汉。
如果我们不需要外国的产品来弥补我们的不足,我们需要加班加点生产产品搞出口创汇吗?根本不需要,因为赚来的钱没有意义。只有外国有我们缺少的资源或商品的时候,我们才需要加班加点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外国进行交换。只要交换够了,还是会停止生产,放假休息享受生活。
这才是正常的经济发展,如果经济变成以赚钱为目的,一切就都反了过来,员工福利就会成为成本,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削减员工福利就是必然的。毫无节制的出口商品换取外汇也会成为一种匪夷所思的行为,至于为了创汇牺牲了多少人民的健康,浪费了多少自然资源,破坏了多少生态环境,就都不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