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今朝: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一些思考

2023-02-11 2337 0
作者: 王今朝 来源: 昆仑策网

  从长远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景应该是光明的,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经济增速下行不会影响中国发展的大局。然而,如果在一个关键的时间段,经济增速下行,特别是出现猛烈的下行,也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和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就推出经济刺激政策。经济危机造成的需求不足掩盖了中国经济下行的另一个重大因素:至少自21世纪初,美国就有一批人处心积虑地破坏中国经济增长。至晚在中国做出重大让步加入WTO不久,美国的高级智库和著名学者就开始炮制“中国威胁论”,阻碍中国技术进步,成为日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实施贸易战的理论的先声。现在,美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试图长期性地降低中国经济增长率(包括生物战很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措施)。中国经济增速如果下降到一个关键点之下,确实可以给中国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于是,如何理解今天中国经济增长率,如果确保中国经济有一定的增长率,就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了。

  假如中国经济增长内在动力强劲,那么,即使有外部需求不足,即使外部阻力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增长也将保持在相当的水平上,经济增长率就不会成为一个大问题。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如何呢?

  一、中国产业结构转换产生的经济增长动力

  从三次产业来看,工业经济具有超过农业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因此,当中国农业部门还占比较大时,中国经济增长率长期地取决于中国的经济活动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虽然早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产值就超过了农业产值,但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四十年中,中国工业依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为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重在发展重工业,虽然仅有30年左右的时间,也使改革开放后,得以在轻工业有充足的发展空间。轻工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支撑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的高速度。然而,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无法支撑持续的经济增长。因为轻工业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如果本国不能提供,就只能依赖进口。而进口的机器、设备由于垄断高价,需要本国花费巨额的经济资源。当这种经济资源在不合理的贸易条件下不必要地流向国外、海外后,中国经济增速的潜力就下降了。而如果中国的重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那么,本国经济资源的不必要外流就会大大减少。由此可以看出,重工业优先发展,对于支撑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多么的重要。当然,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在重工业领域也有一定的发展,如高铁、盾构机等领域,但中国医疗领域的机器设备、科研领域的仪器设备等大量依赖进口,飞机发动机、芯片、软件等大量依赖进口,也显示中国在重工业领域没有得到本来可以得到的快速发展。中国一些消费品进口也耗费了巨大的资源,比如,2018-2019年中国进口轿车数量都达到48万辆之多,2021年铁道及电车道车辆除外的车辆及其零件、附件的进口额为863亿美元。虽然中国此类产品出口2021年达到1200亿美元,但毫无疑问,中国进口轿车多半是豪华轿车,而中国酒店等一些场所的奢华程度也是惊人的。这些都是非生产性的耗费。因此,中国真正用于经济增长的资源无疑就不足了。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改革开放中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虽然很高,但它显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向重工业进行足够数量的投资。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