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昌:“双百”方针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2023-06-23 1036 0
作者: 李瑞昌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1956年2月毛泽东在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接见知识分子,左起:黄药眠、费孝通、华罗庚、胡愈之、童第周】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

  整个宇宙,包括天体,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中得以稳定和发展的。社会也是如此,只有在群众参与的运动中才能稳定、发展。毛泽东倾尽毕生精力,建设一个“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社会,反对鸦雀无声、死气沉沉。他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就是让社会有批评和反批评,有辩论,有说理的斗争,从而使这个社会有生机、有活力、有创新,从而得以稳定和发展。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文艺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一、提出“双百”方针的背景和初衷

  “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

  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方针,有其国际的国内的历史背景。

  从国际上看,苏共变修,“波匈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匈牙利的政变,对毛泽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自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后,毛泽东反复考虑的一个问题,即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苏共蜕化变质的重演或重蹈历史周期律的覆辙。从他提出的“双百”方针看,就是创设条件,开辟民主渠道,让人讲话,特别是讲不同意见,从而加强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的监督,这是毛泽东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创新。因为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始终是专制统治,没有丝毫民主,不允许人民群众说话。

  从国内的情况看,在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要巩固下来,还要有更加艰巨任务。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单有一九五六年在经济战线上(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够的,并且是不巩固的。匈牙利事件就是证明。必须还有一个政治战线上和一个思想战线上的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认为,中国每个时期的阶级斗争,拿枪的和不拿枪的,都有一场大辩论为之先行。他说:“民主革命是经过长期辩论的。从清朝末年起,到辛亥革命,反袁世凯、北伐战争、抗日战争,都是经过辩论的。”“后头接着来的解放战争,也是经过辩论的。”(《毛泽东选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43页。)还有在党的建设方面的每一步发展,也都是经过辩论的。如古田会议期间,就是围绕党与军队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大辩论;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则是围绕如何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大辩论。实际上,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也是经过辩论的,如对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是一场大辩论。

查看余下9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